有些工作并不需要员工有多深厚的英语基础,为什么招聘者仍然看重应聘者的英语水平?

职前菌认为,其实题主的想法并没有实质性的错误。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虽然在你看来这并没有太多的作用,但是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这也是企业考察求职者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从你的四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5 09:52:46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早些时候微博上王思聪大战花千芳的事?

当时花千芳发出了一条质疑学英语目的的微博,引来众人反驳。

谁知道因为王思聪加入骂战后多次使用语言不当,把炮火引到了自己身上,反而让一开始花千芳的“英语无用论”不了了之。

国人对学英语最大的抵触在于应试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学英语没用,很大程度源于国内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了“哑巴英语”以及在英语运用上的“高分低能”。

于是就让人觉得我学了十几年英语,结果见到外国人说不了几句话,看看外国杂志报纸又看不下几行字,就自然觉得自己学英语没有用了。

这锅可能有一部分吧的确在于应试,但肯定不在英语本身。

更何况,就现在我们身边也有那么多蠢蠢欲动的英语无用论的支持者,一旦取消了应试,大部分人就像题主一样,觉得自己如果不出国,也不和外国人打交道,就根本不用学英语了。即使偶尔需要接触到英语的时候,求助人工或智能翻译助手即可。

可是,英语难道真的只是一种我们日常需要克服的障碍吗?

不是,不同的语言,其实应该是桥梁,是一架让我们跳出局限思维的梯子。

语言,是一种权利

且不说日韩及欧洲很多国家也开设英语课程,就连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也会在学校开设第二语言的学习。

因为他们知道,语言不仅仅是为了沟通和交流的便捷,也为了让我们多了一条认识世界的渠道,更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欺骗。

举个就在前不久发生的事。

当时孙杨在世锦赛上被一些以霍顿为代表的国外运动员抵制,这时候,泳坛传奇菲尔普斯就出来说话了。

国内媒体就截取了菲尔普斯一句“理解霍顿的挫败感,希望国际泳联改变”,来作为飞鱼支持孙杨的例证,然后被网民疯狂转发。

我当时就留了个心眼,心想现在国外主流媒体几乎普遍对孙杨一边倒的抵制,虽然不乏有媒体断章取义的成分在,可怎么会忽然菲尔普斯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支持和自己没什么大交情的孙杨呢?

然后我找了很久找到了菲尔普斯接受采访的原文,发现菲尔普斯的原意竟然完全是两个意思。

原来他当时说的是,他理解霍顿辛苦训练后却输给那些服用药物夺冠的挫败感。而只有国际泳联在看到那么多药检阳性的事例后愿意做出改变,才能真正改变泳坛的面貌。

现在我们先不说菲尔普斯的立场对错,但如果今天我们完全不会英语,听任他人断章取义的翻译,显然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如果仅仅只是说能不能生存下去的话,我们还可以说瞎了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有拐杖,有导盲犬,活下去当然不难,但是生活质量就失去了。

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却无法娴熟掌握,意味着我们只能被动地等待他人甚至机器来为我们翻译,接受二手信息。

这就好像只能通过电视和网络欣赏风景,和实地感受到大好河山的体验,前者必然是打折扣的。

说了学习英语大而化之的意义,再回到工作上,对于一些乍一眼看起来对英语没什么要求的工作来说,招聘时设置英语甚至是英语应试门槛,有必要吗?

答案是:有。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英语能力差会成为你的掣肘,而企业如果有选择,并不想冒这个风险。

英语可以是晋升的敲门砖,也可以是发展的绊脚石

和“读书无用论”一样,越是底层的人,越觉得读书和学英语无用。

他们会说我不过是送个外卖,发个快递,要学什么力学,考什么四级,背什么古诗?

不是读书和英语无用,而是他们把自己固守在井底,看不到外面的天空,自然不知道诸如读书和英语这样的“无用”能力,不但能助他们跳出这口窄井,还能在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跳得更远。

当我们在基础岗位的时候,也许很多时候只要埋头做好自己的活就好,可当你慢慢一步步往上走,从中层,到小团队负责人,再到高层领导人,英语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当你面见外国投资人的时候,随身带一个翻译,不会露怯吗?

当你面对外国客户对数据文件的质疑,还要匆忙去查找电子词典,不会很狼狈吗?

当你需要查阅一些外国文献来支持你的下一步研发,却还要等待翻译工具翻译出双语版,不会很影响工作效率吗?

除非你说,你就是想要一辈子做一个,不与世接,低头干活的人,那且当我没说。

而对于企业来说,但凡可以选择一个更有能力和眼界的人才,他又何必委屈自己呢?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