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不应该直白解释为民间科学家,而是毫无科学素养,知识层面停留在初中水平,却到处嚣张宣布不是解决了哪个猜想就是提出了宇宙大一统理论,甚至一举推翻现存现有物理定律的那帮人
应该说,民科的定义到现在还没确定。或者说,大家对于民科的界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之前采访前百度反民科吧的吧主韩迪的时候,他说过这样一段话:
· 诚然,“民科”中也存在少数成功的案例:初中肄业的郑晓廷先生,倾尽自己的全部财力,花费3.6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多达39万件的古生物和矿物标本,建立起了全世界最大的恐龙博物馆。
·但在接受果壳网采访时,郑晓廷先生特意强调:“我这个“民科”和他们不一样,你得根据你的实际问题来设立研究的课题,做之前你得做大量的调查和论证,不是不负责任地乱想。”
看出点了么?郑已经在《科学》《自然》等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两本关于科研的著作也已经出版。此外,他的名字命名的“郑氏晓廷龙”,挑战了始祖鸟作为鸟类祖先的地位。这些都是这个“民科”用科学的方法做出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你就是请科学家来做这样的工作,估计用的方法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或者说,总体遵循的都是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与一些死鸭子嘴硬的“民科”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在接受科学教育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疑问,甚至在有些时候会产生一些有悖于科学的想法。但是最后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去论证、检验。一个理论需要自洽,需要符合逻辑,需要经得起实验的检验,需要符合真实情况。如果仅凭一张嘴就能变成“超越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那说相声的早就改变世界了!
所以,现在来看,对郑晓龙的标签不应是“民科”,而是半路出身的科学家,或许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