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13岁少女吞药自杀,抢救30天后不幸离世!爸爸:没想过她会走, 你怎么看?

事件的来龙去脉:
石家庄13岁女孩儿小美(化名),在小学的时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性格开朗,在老师同学和家长心中都是一位非常阳光的孩子。
2019年,小学毕业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4 01:26:21

11月17日,河北石家庄一位13岁品学兼优的少女,因不堪学习压力而服药自杀,留给家人无尽的悲痛,在为这个少女感到惋惜的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永远比关心孩子的成绩重要。

这个13岁的女孩在家人都睡着后吞下96片晕车药、16片头孢氨苄消炎药,被送往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紧急抢救, 抢救了30天终于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13岁的女孩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还自己学习编程、美术等校外课程,人也长得很漂亮。父母都为拥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自从孩子上初中后,因为不堪学习压力而患上抑郁症,于是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个人看法

1.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一部分老师和家长总喜欢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想办法进辅导班去提高成绩。有的学生的空余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除了文化课的补习外,有的家长还让学生参加课外兴趣活动的补习。孩子从周一到周日都没有时间休息,更谈不上随父母一起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孩子就变成了一种学习的机器,当月考成绩下来后,老师和家长都要对他们的考分而进行一番评比,班上第一名的同学要向年级第一名看齐,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

由于孩子心智不成熟,承受能力有限,当达不到老师和父母的要求,于是孩子会感到越来越压抑,压抑得太久,情绪得不到宣泄,就会慢慢变得抑郁。作为父母和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特别针对在校精神状态不好的同学,要多加关心和留意。了解孩子心中的真实想法,顺势利导,打消孩子心中的顾虑,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2.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宜太高。

有些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家的孩子来比较,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自己心里感觉很不爽,主观判断是孩子不够努力,于是有的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当着孩子的面表扬别家的孩子如何优秀,孩子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家长的这种比较是很不科学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学生智力开发得早,有的开发的迟。就是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在他读书时也遭到老师的劝学。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某阶段的失利,否定孩子的未来。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孩子,让孩子在温馨的环境中成长,拔苗助长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

3.加强对孩子生命健康权利。

学校虽然开设有生命健康安全课,但很多学校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出现挤占生命健康安全课的情况。学校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这会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建议学校配备专业的生命健康安全老师,按课程部颁标准进行上课,教育孩子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父母作为孩子最信任的老师,也要加强对孩子生命健康权的教育。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只要父母有时间,多陪陪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孤,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信心百倍。

孩子选择走极端的方式是最愚蠢的做法,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家庭和学校都要加强孩子生命健康权教育,多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转移孩子注意力,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