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歼7本来就是歼8的原准型号因为歼-8就是在歼-7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两者同根同源!
歼-8北约代号“长须鲸”,我们自己称为空中美男子,空军曾经的主力机型。上世纪60年代开始着手
因为歼-8就是在歼-7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两者同根同源!
歼-8北约代号“长须鲸”,我们自己称为空中美男子,空军曾经的主力机型。上世纪60年代开始着手研制定位于高空高速截击机,虽然1969年就已经实现首飞,但接下来问题不断再加上特定的原因时间越拖越长。直到1980年才得以入役,属于那种一入役就落后的机型,在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是我军的主力机型直到苏-27及歼-10、歼-11的大量入役才得到解放。
1961年从苏联引进米格-21战斗机及配套发动机技术,1966年歼-7实现仿制首飞。而歼-8则是在1964年由航空工业提出的新机改进方案,当时是建议在米格-21基础上设计改进一款新型歼击机,由于歼-7已经在研制中所以定名为歼-8由沈飞研发,采用双发布局相当于歼-7的放大版。
米格-21/歼-7小巧灵活但存在航程不足等缺点,因此歼-8更加突出高空、高速、大航程、以及提高爬升率、加强火力等性能,国土防空定位截击。当然放大了机身加上双发配置设计性能指标较歼-7提高不少,如:最大速度马赫数2.2、最大升限2万米以上、最大爬升率200米/秒、最大航程2000公里,当然还能安装更大的雷达。不过早期版本的歼-8采用的还是机头进气(第一版只有白天型),毕竟当时科研实力不足,基础工业薄弱。
这种定位于上世纪60年代的性能配置,服役后显然明显落后于世界同期水平,因此在其基础上又推出了两侧进气版歼-8Ⅱ全天候歼击机。换装俄罗斯引进新式雷达以及中距弹,使歼-8可以全天候对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攻击,并在后期版本中加上受油管实现空中加油,这也算是空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当然还有歼-8IIM出口型号,不过整体水平确实不行没人买,随着歼-10、歼-20、歼-16等战斗机的大量入役,歼-8彻底退役只是个时间问题。这款曾经的空中主力延续歼-7脉络,为国土防空尽心尽力也曾留下一组编号如果还记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