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战场可能决定二战结局吗?为什么?

直到战后都有许多人包括一些德军将领都认为德国在二战的最大的失误就是对地中海战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能在最关键的1940年到1941年之间对地中海战场投入足够兵力,致使在北非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3 11:55:05

直到战后都有许多人包括一些德军将领都认为德国在二战的最大的失误就是对地中海战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能在最关键的1940年到1941年之间对地中海战场投入足够兵力,致使在北非战场陷入消耗战,而最终让盟军占据了上风,重返欧洲战场,而意大利也在盟军的进攻下彻底崩溃。

在1940年德国最容易拿下地中海时候,希特勒并没有认识到地中海的重要性,他出兵地中海的目的完全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他不希望意大利在北非遭遇严重的失败,但又不愿意彻底干预地中海的战局,而且陆军总司令部也坚决反对开辟地中海战场(因为此时希特勒已经决定要进攻苏联,陆军总司令部害怕开辟地中海战场会分散德军的兵力),于是希特勒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进行有限的干预,派出一支有限规模的部队来维持地中海的局势,这支部队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却终因规模太小而无法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等到1942年至1943年英美盟军将大量的兵力和兵器投入北非战场时,德军这支规模有限的非洲军团就不得不面临失败了。随着北非战场的溃败,希特勒此时才认识到其重要性,那就是一旦轴心国丢掉北非,将直接面对盟军可能的登陆行动。于是希特勒开始大量的向北非最后的据点突尼斯运送兵力,此时已经太晚了,盟军已经占据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和一定的制空权,轴心国这样将大量部队投入隔了一道海峡的突尼斯简直是羊入虎口,最终由于补给的断绝,这支非洲集团军群也迅速的投降了。

轴心国在突尼斯的非洲集团军群的全军覆没,正好发生在东线德军即将发起的战略决战的前夕,即库尔斯克会战。希特勒为了这场关系东线命运的决战,尽可能的将兵力投入到了这里,但依旧感到兵力缺乏。在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希望可以得到2个步兵师的加强的请求都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理由是无兵可派了。而反过来希特勒却将大量的精锐单位送去了地中海战场,最终近十几万的德军精锐被迫投降,而且在意大利还留置有可组成3个师的独立单位即将投入北非战场,只不过由于非洲集团军群的过快投降而未能来得及送去北非。所以北非战场还是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德军在1943年的战略部署的,德军并没能做到在库尔斯克投入全部的兵力,相反苏联集中了全部的力量到这一会战,德军最关键的1943年就这么以失败而告终。

此后随着盟军登陆意大利本土,意大利投降,德军不得不独立在意大利抵抗盟军的进攻,长期维持一支数十万的军队和一定规模的空军,使之无法投入到关键的大西洋壁垒的防御或者东线战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