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亿年前,宇宙从一场大爆炸中诞生,50亿年前,太阳从一团原始星云中诞生出来,46亿年前,地球开始形成,35亿年前,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出现。都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地球上的水,最初是怎么来
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水大约是71%,陆地大约是29%,但实际上地球并不具备自己诞生水的条件,这跟地球所处的位置有关,地球是处于太阳系宜居带内,这个位置离太阳不近也不远,宜居带内的星球想自己生产出水几乎是不可能的,太阳强烈的辐射和温度是不允许周围的空间中游离水分子的存在。只要有水分子出现,就会被太阳的高温分解,因此宜居带内的星球本身并不能产生水。那么这些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我们的太阳系存在水的星球有很多,比如木卫二、三,土卫二,甚至天王星、海王星上面都有大量的冰晶存在,由此可见,太阳系并不缺水,关键只在于距离太阳多远,如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为什么是类地行星,是由于它们离太阳过近,温度太高所以气体都会沸腾被吹散掉,所以单靠自身是无法凝聚出水资源的。
但只要离太阳再远一点,如木星和土星,实际上早在46亿年前太阳系重轰击时代,它们也是岩石行星,后来才慢慢变成气态行星的,这是因为它们距离太阳数万亿公里,那里的温度足够冷所以充满了冰物质,冰物质把尘埃和气体接载起来在未来的数百万年中越来越大,最终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远离太阳的行星都是气态的。
根据以上理论依据及观测数据得出,科学家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我们地球上的水其实是来自于彗星,在地球刚刚形成的时候,地球只是一颗荒芜的岩石行星,没有任何水的存在。这个时候的太阳系由于刚形成不久,太阳系还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很多的天体从太阳系边缘外的星际空间向太阳系内陆飞奔而来,这其中就有不少的彗星。
因为太阳远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受太阳风的影响小,因此水分子会大量存在,这些水分子凝聚形成了冰态水,因此在太阳系边缘外天体很多都是自带冰水。彗星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冰晶,当它从太阳系外向内陆飞行的过程中,经过边缘地带的时候,又会带走大量的冰水。
这样,一颗颗带着大量冰晶的彗星向地球奔来,最后撞击地球,这些冰晶就留在了地球上。由于地球的温度能够将这些冰晶融化成液态水,所以形成了最初的海洋。而且彗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的时候,也会被高温分解一部分冰晶,这些分解的水分子就留在了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非常厚,这些水分子不会被太阳风拐到太空中,最后通过下雨的形式又流到了地面,慢慢地球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水气蒸发到大气层,再通过下雨到达地面海洋中。彗星就相当于一个个运水车,它们从太阳系边缘向地球飞来的时候,会将大量的水带到地球上,久而久远,地球表面的水也也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如今的海洋面积,这其中也包括了以前的火星与金星,它们曾经都是宜居的行星,只是后来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比如金星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火星的磁场与大气层的消失,种种原因才导致了它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所以说我们的地球能够拥有海洋孕育生命,真的是一个奇迹中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