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啦!号外啦!”
1914年,北京街头的报童开始扯着嗓子喊。
打开当天的号外,赫然映入眼帘的便是16个大字:
“青天在上,红日昭彰;袁公反腐,时运悠长。”
这则号外说的就是袁世凯铁腕
“号外啦!号外啦!”
1914年,北京街头的报童开始扯着嗓子喊。
打开当天的号外,赫然映入眼帘的便是16个大字:
“青天在上,红日昭彰;袁公反腐,时运悠长。”
这则号外说的就是袁世凯铁腕反腐!号外的梗概是:顺天府尹王治馨因贪污500大洋,被宣判死刑并立即执行。
仅仅因为500大洋,一个京城大员就这么被枪毙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被枪毙的大员王治馨,也不是普通的小角色。在袁世凯刚刚建立新军的时候,王治馨已经开始跟着他混,成了袁世凯的心腹,最后更是被慈禧任命为京师警察厅长。
1913年,王治馨已经升任顺天府尹,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官至如此高位,就算是犯下了杀人罪,要处决也得三审五审,到最后还有各种缓和余地。所以,犯事后的王治馨虽然紧张,却并未到恐惧的地步。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肃政厅将王治馨贪污的证据交给袁世凯之后,大总统竟然立马批复,然后大理院直接开庭宣判死刑、立即执行。
整个过程连24个小时都不到,以至于王治馨自始至终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从审判庭出来时,王治馨得知他的两个从犯一个判了12年、另一个判了9年。然而他并没有听清自己的判词,于是问了身边的押解人员:“唉!兄弟,我判了几年啊?”
王治馨毕竟干了那么多年的警察厅长,所里谁不认识他?就算判了死刑,谁不给他个面子?
押解人员明知他即将被处死,仍然不敢对他说实话,只是支支吾吾的说道:
“到地方您就知道了,我们只是当差的,不能乱说。”
王治馨虽有疑问,也不便多问了。随着法场的临近,王治馨终于明白自己的目的地了,一时间他竟由于惊讶过度而两腿发软、面如土灰。
是的,两个押解人员把他带到的地方,就是执行死刑的德胜门外。
行到离法场几百米位置时,王治馨已因突如其来的心理恐惧产生了严重的生理恐惧。他嘴唇不自觉的颤抖着,两腿如有千斤重,头皮也开始发麻.......
他自知贪赃枉法,可这么个世道,谁手里的钱干净啊?就算被判刑,也不该是死罪啊!
可惜,容他反省的时间并不多了,当他被带到刑场之后,他立马就被枪毙了,没有一丝犹豫。
堂堂的北京市市长,处决竟如此仓促,显然这背后有某种不为人知的内幕。袁世凯如此急切地处理掉王治馨,显然不是因为对贪污深恶痛绝所致,而是另有缘由!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祸天下者,在一利字。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成为大总统。自满清走出来的官僚,又怎能不知清朝完蛋的原因?封建落后虽是根本,可官场上的歪风邪气也加速了清朝的灭亡。经过深入调查,袁世凯出台了相关规定,凡是违法的人,都会从严处罚。
然而官场的争斗,从来都不是你死我活。为我所用者留之,为我不用者弃之。这么简单的道理,袁世凯当然明白的。倘若王治馨悉心为他卖命,就算他贪污500万块大洋,也不至于判他死刑啊。
真正让袁世凯痛下杀手的,是因为王治馨嘴上没有把门儿的,说了不该说的话,拿了不该拿的东西,见了不该见的人。
所谓并从口入,祸从口出,大抵如斯。
镜头闪回1913年4月某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谋杀。宋教仁被刺杀后,全国舆论哗然,声讨真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此时,尽管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了袁世凯,但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谁也不敢开这个口。在这个背景下,王治馨作为警察长,当然有必要出面解释。他公开说:
“现在宋教仁被刺杀,难保非洪(洪述祖,刺杀宋教仁的刺客之一)借此为迎合意旨之谋,赵秉钧不应该为此案负责,应该另有其人。”
王治馨此番舆论,等于直接将袁世凯给卖了,这分明是暗指袁世凯就是刺杀宋教仁的主谋啊。
最要命的是,王治馨说完后,他的这番言论被迅速登载到了报纸上。媒体一报道,全国舆论便直接对准了袁世凯,你说他能不生气?有这样愚蠢的手下,袁世凯没被气死也是托了老天爷的福。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猪队友”无疑啊!
经过宋教仁谋杀案,袁世凯算是“惦记”上王治馨了:这种人不能留,不然还会惹麻烦。
在这种形势下,被“惦记”的王治馨自己竟毫无自知力,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啥事?
于是,过去怎么贪、如今还怎么贪。
这下好啦,正看他不顺眼的袁世凯,立马就抓了他一个现行,袁世凯是聪明人,他自然知道贪污500大洋判不了死刑,于是,他大手一挥就在王的罪名里加了渎职罪,数罪并罚,处死。
尽管袁世凯处死王治馨是怀有私心,但是他贪赃枉法却是事实。
不明真相的官员们看到王治馨被处死后,纷纷开始收起了手脚,毕竟官员们在向银子伸手之前,都会先看看德胜门外的血晒干了没。一时间:北洋政府的官场上一时间海清河晏。
如此说来 ,王治馨这死也真真是间接为民谋了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