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出差,旅游,我总结出来了一套经验。1先网上查看一样,这个景区城市的具体位置,有哪些特色,离火车站机场走多远?2我选择住宿会远离景区和市中心,在城郊结合部住一连锁酒店!3我吃
在旅途中,我们会不断听到游客抱怨旅游“吃饭难、吃饭贵”的问题。事实上,旅游活动中的餐饮问题,已实际成为制约多地旅游业发展的“短板”。
景区“吃饭难、吃饭贵”
游客反映最多的是景区、景点的“吃饭难、吃饭贵”问题。以少林寺景区为例,即便在景区之外,四碗烩面、两个小菜也需要200元。此外,“欺外地客”也是旅游吃饭贵的特征之一。在日照的一家海边渔家乐,一条百元左右的鱼卖给外地游客则要近400元。
“一锤子买卖”是旅游餐饮经营的普遍情况。在“台儿庄古城”美食一条街,一盘88元的“辣子鸡”,几乎全是辣椒,只有两三段鸡脖子;一碗58元 的炖牛肉,只有两三块碎牛肉,其余全是白萝卜,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些游客总结旅游餐饮是“四差一高”:菜品差、口味差、环境差、服务态度差,唯有“价 格高”。
旅游餐饮业“无管理、无规划、无发展”
造成旅游“吃饭难、吃饭贵”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在于我国旅游经营者、管理者的旅游观念陈旧。在他们看来,旅游就是游览观景,满足眼球需要而 已,他们搞规划,搞景区、景点的“升级换代”,仍然是观赏为主。很少考虑游客的“吃、住、行、娱”等需求。其次,旅游餐饮业本是旅游业兴起后伴生产业,也 是发展旅游经济中极具潜力的产业,旅游管理部门有充分的理由和责任把它抓起来。但目前,旅游管理部门对此无动于衷,地方餐饮业想在旅游景区兴办旅游餐饮困 难重重。而那些一心牟利的经营者“钻空子”,在景区附近搞的“宰客餐饮”,处在无规范、无管理、无监管的灰色地带,必然造成了旅游吃饭难、吃饭贵。
解放思想,提高旅游餐饮水平
针对旅游景点“吃饭难、吃饭贵”的问题,一些关注旅游经济发展的专家们提出建议,景区在保护景观的前提下开放一些餐饮、住宿、展览、表演、竞技 设施是可行和必要的。其次,旅游管理部门要勇于牵头,打破部门壁垒,会同社会有关部门,共商发展丰富旅游生活大计。建立协商合作机制,制定政策、规划、法 规,鼓励各有关行业参与丰富旅游生活的发展中来。景区餐饮应引进当地有特色、有实力的著名餐饮企业,在保护景观的前提下,适度开设餐饮企业或旅游快餐供应 点,保证游客吃饭“不再难、不再挨宰”,建立起安全、卫生、营养、美味、方便的旅游餐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