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视频对话我是看了的,说实话,王自如输得一点儿都不冤。总结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阅历积累的差距。两个人在岁数上就差了16年,罗永浩生于1972年,王自如生于1988年。王自如可
双方的辩论我也看了直播,在辩论中,王自如为什么会输给罗永浩?我看很多人条分缕析列了种种的原因,这些分析正确吗?我觉得都有它的道理。但我觉得这些分析并不准确。
在我看来王自如输给罗永浩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气场的原因。
在辩论的实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罗永浩面前,王自如不像一个对等的辩论者,更像一个等着被批评的小学生。无论是行业地位,个人名声等方方面面,在面对我有好事,王自如都不是,同样重量级的对手。
第二,是否准备充分?
我们知道在此测评争议前,罗永浩整体上王自如比较认可的,是有着类似前辈对晚辈的提携和惜才的。在这个大背景下,从辩论的实况来看,我感觉王自如是本着接受批评,本着晚辈对前辈的尊重的心态,来参加辩论的。他应该没有预料到罗永浩会如此的准备充分,并言辞激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并且也失望委屈。
第三,测评本身的瑕疵。
回顾当时王自如对锤子新机的测评,确实是有失公允。我所说的有失公允,并不是说王自如指出的锤子手机的问题不存在,而是对初创期的锤子手机来说,希望听到的更多是鼓励,而不是针针见血的指责,甚至是挖苦。也许,王自如当时是本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态做的测评,也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恼怒。但他忽略了罗永浩在当时环境下面临的种种压力,王自如发现的问题,也许很多人,包括锤子科技团队本身也发现了,但他们着急的事在这个圈子里活下来,而不是承认问题,不卖手机。
罗永浩与王自如的辩论,整体上,其实是双输的结果。锤子手机没有挽回颓势,王自如在手机测评上,做的越来越保守。在拿到个别厂商的投资后,甚至开始谄媚。当然,王自如后来对国产手机在测评上的宽容,也许正是吸收了锤子手机测评上的经验教训。
失去了先锋精神和尖锐态度的王自如,也许商业上是更加成熟和成功了。但今天的他自己,是不是正是多年前,他自己最讨厌的那些做测评的人的状态和态度?
同样,过分自我认同的罗永浩,从自信升级到盲目自信后,也在逐步透支自己的信誉和品牌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