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治疗癌痛除了医院办理麻卡开止痛药以外,我还自己搞了一些方法缓解疼痛和酸胀的症状。比如我腿神经被肿瘤细胞侵犯,腿活动不灵活,而且还有痛麻的感觉。于是我用热水袋热敷,贴伤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简单来说,骨癌痛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机制复杂又独特的慢性疼痛。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尤为重要。
骨转移是癌症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晚期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占 70% 以上,乳腺癌发生转移的顺序依次为:骨、肺、肝、脑、淋巴结等部位。其中骨是乳腺癌转移的首选部位,引起疼痛,骨折,高钙血症等,所有这些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由于乳腺癌死亡的患者 70% 以上是由于发生骨转移,因此可以说骨转移是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而 80%以上的骨转移患者会发生骨疼痛,从而成为骨转移的主要临床表现,表现为自发痛,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痛。
骨癌痛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机制复杂又独特的慢性疼痛。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尤为重要。癌痛发生时首先由肿瘤细胞和其相关基质细胞及破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使破骨细胞增殖和肥大并维持酸性的微环境,促进破骨细胞对骨的重吸收从而引起骨破坏,进而激活伤害性感受器,随后损伤的感觉神经元进一步增强疼痛;另外,释放的细胞因子 NGF 可促进神经纤维病理性生长和神经瘤的形成,引起一系列包含炎性和神经性成分的复杂症状,导致骨癌痛的产生和发展。
骨癌痛是由基础痛、自发痛和事件痛即运动诱发痛组成的复杂疼痛状态。基础痛,表现是钝痛、持续痛,是一种随着疾病的进展强度不断增加的疼痛,传统的止痛剂通常可以控制。自发痛和事件痛属于暴发痛的范畴,是治疗基础疼痛的止痛方案控制不了的极端的疼痛,爆发痛急性发生,疼痛剧烈,持续时间短,难以预测及完全控制,可以自发,也可因运动或承重诱发。现有的止痛方案很难控制,并与剂量依赖的副作用相关。
目前,控制骨癌疼痛以“止痛三阶梯疗法”为主,绝大部分进展中的骨癌疼痛通过密切的监控和及时主动的治疗可以得到控制。但这需要花费患者、护理人员及内科医师大量的时间精力,若伴有爆发痛,则情况会更复杂。再加上考虑到这些疗法的副作用,目前的相关研究更主要的是寻找确切有效并且副作用较少的镇痛方法。癌症患者可因镇痛得当而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现有的骨癌痛模型已经基本可以模拟骨癌痛患者的临床状态,不断改进的模型和实验方法不但可以深入研究已得到认可的疗法,也为新疗法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促进骨癌痛研究更好地发展,最终有效缓解骨癌痛,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药学院 杨颖 审核:吴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