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学嘉曾在九十年代任教于嘉应大学,后因发表谬论攻击客家人,结果被嘉应大学开除出校,潜回香港。
这类人堪称学术界的平可夫,为主子卖命,不惜春秋笔法,带节奏,站在大多数人民对立面
确实,由清末广州书生罗香林构造的客家人“迁徙说”遭到人们的广泛质疑和批评。根本原因是无法“自圆其说”。
比如,罗香林说客家人是东晋开始分五次从中原“衣冠南渡”迁徙到赣闽粤交界山区。人们自然会质疑:山区有金矿银矿吗?为何历代当官的携家带口都往山区跑?为何喜欢住山上不住平原?
比如,罗香林说“客家人到达山区大多是以族聚方式”,“不能不接触畲人,不能不与他们混杂”。但大量的事实表明,早期的客家人还完好地保留畲瑶族崇拜狗,二次葬,哈山歌,三月三等古老习俗。说明汉畲融合中,有的是以畲瑶人为主体的。从汉人高傲自大的性格分析只有南宋灭亡时的逃亡宋人才具备这种忍声吞气的条件和求生慾望。
所以,谢重光从民族习惯,生活饮食等方面抓住客家人特点,否定罗香林的迁徙说。房学嘉则根据史料和家谱,还原梅州地区畲瑶人汉化过程,否认罗香林客家迁徙说。笔者1996年创作和拍摄电视片《中国客家人》时也否定了罗香林迁徙说,构筑了“客家人是宋人和畲人民族融合体”理论,虽然得到客学界200名专家认可,解决了山区民族融合汉人來源问题和住山习俗。但能不能得到客家社会认可,则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