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鸿章,晚清名臣。后人对其评价一直存在争议,褒贬不一。尤其国人对其反面评价较多,而在国外李鸿章凭借其卓越的外交能力,在西方却树立了比较不错的形象
其实李鸿章是一个比较悲哀的人物。
他是晚清的一个重臣,但臣毕竟是臣,只能听命与朝廷。他本质上是爱国的,希望国家强盛,但是奈何晚清政坛的各方势力相互争斗,迭迭不休,他既要应付其他大臣的排挤和针对,又要时刻看慈禧等皇室势力的眼色行事。
他在晚清的危机局中,开展洋务运动,创办了一些洋务企业,想努力使中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内兴国家,外御强敌。一手创办北洋海军,使之成为世界公认的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增强了国家的海防实力。但是北洋海军的预算总是因为清政府内部的腐败而被挪作他用,影响了北洋海军的建设,最后成为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一个重要原因。
后来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谈判时,对条约的内容,他都是通过电报请示了光绪皇帝并得到了同意的。后来国人都说他卖国,其实他只不过是当了朝廷的替罪羔羊罢了。因为,他一个的力量要挽救整个清王朝的腐败衰落实在太难了。
他曾经对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中国太大了,太难管了,如果我能像你一样,治理一个这么小的日本,我也有信心把它变得强大。
总结来说呢,李鸿章对清王朝的近代化是有贡献的,但是呢,他一个人没法跟整个清王朝衰落的大势相对抗,最终成了一个很可悲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