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土木堡之变,瓦剌都打到北京了。不挖开十三陵长陵等?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回答问题之前先纠正一下,土木堡之变时,北京的明朝皇陵仅有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这三个。
瓦剌太师也先率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5 02:58:47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回答问题之前先纠正一下,土木堡之变时,北京的明朝皇陵仅有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这三个。

瓦剌太师也先率领瓦剌军大举进攻大明,明英宗朱祁镇率领文武百官应战,毫无章法的作战致使全军覆没,朱祁镇被瓦剌俘获,瓦剌由此动了攻占北京,进而恢复蒙古对汉族地区的统治的念头。怀着远大政治目标的也先不同于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不至于做出挖人祖坟的勾当,而且在整个北京保卫战中,瓦剌人一点甜头都没有尝到。

明皇陵位置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建立者,他定都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就修建在南京。

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上位后,开始着手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最终夺取了江山。朱棣迁都北京后,选择昌平天寿山为皇陵所在地,随后的明朝历代皇帝军均安葬于此,形成了现在的明十三陵。

北京保卫战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被俘。也先计划以朱祁镇为筹码要挟大明妥协,但是没能如愿。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达北京城下,早有准备的明军采取背城决战的作战方略,初到北京城的瓦剌先锋部队在彰义门外被击败。

十月十二日,瓦剌军主力集结于西直门外休整,要求大明政府派出高级官员和谈。明朝政府不予理睬,当夜主动出击,成功偷袭瓦剌军。

十月十三日,瓦剌军转而主攻德胜门,双方发生了惨烈的激战,最终瓦剌败退。

十月十四日,不服输的瓦剌军再次攻打彰义门,依然以失败告终。

十月十五日,眼看攻占北京的愿望不能实现,而明军各路勤王军队不断增加,瓦剌军选择撤退。

瓦剌军可以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他们在北京城下损失惨重,不得不选择放弃攻占北京的作战计划,败退回长城以外。

也先与瓦剌

瓦剌这个名族历史悠久,趁元朝皇室衰微而不断发展壮大。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蒙古,瓦剌部表面上不得不选择臣服于大明,暗地里将蒙古各部逐个击破,最终统一蒙古。

也先可以说是瓦剌人的英雄,正是在他的英明领导下,瓦剌军才能节节胜利,最终统一蒙古全境,并在土木堡之战中将明军主力全灭,俘虏明朝皇帝,瓦剌部从而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

结语

瓦剌攻打到北京城下,之所以没有破坏明朝的皇陵原因有四:

一是瓦剌此次进攻北京的目的不在于求财,而是需要攻占北京,进而恢复元朝时蒙古一统天下的局面;

二是挖掘明朝历代先皇的陵寝,必然让在土木堡战败后士气全无的大明军队、臣民重新点燃心头的怒火,被激怒的大明军队必将誓死抵抗。

三是也先是一个拥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他不同于普通的绿林首领,他的所作所为必须为他的政治理想服务,而挖掘皇陵显然是不的人心,为世人所唾弃的行为。

四是从瓦剌军从抵达北京城到灰溜溜的离开,前后一共五天时间,期间每天都在和守城明军在作战,而且每天都在品尝失败的滋味,瓦剌军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战场以外的事情。

以上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