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回答问题之前先纠正一下,土木堡之变时,北京的明朝皇陵仅有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这三个。
瓦剌太师也先率
虽然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差不多将朝中所有文武大臣都带走,在这里面不乏有在可以说是其中的中流砥柱,国家的人才,都死在了战场上,可以说明军主力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京城差不多空虚!瓦刺人也不傻,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进犯京师,更何况还有人质——明英宗在手上。这时候于登场了,于谦临危受命,可以说受命于危难之际,开始了北京保卫战!
于谦虽然是文官,但是军事才干也不错,首先直接调入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外加敌方倭寇的备倭军,这时候北京防守人数上20万。然后又不断的招兵买马,筹备武器,守城部队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于谦派人去土木堡收集回来的,因为当时大部分武器都被明英宗带走了。另一方面征兵征人运粮,保证粮草充足。把战争需要的东西准备齐全了。
北京保卫战中,所有人众志成城,不管是士兵将领,还是农夫百姓都拼劲保家卫国,而且很多人的亲戚和好友,就被瓦刺杀死,外边站着自己的仇人,可谓是斗志昂扬。人心齐泰山移,打了5天5夜,瓦刺军被打败,而且各地勤王部队即将到达,情势不容乐观,瓦刺军只好撤离。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也使京城的百姓免于生灵涂炭!
所以瓦刺是到了北京是想直接攻占京城的,但是一进入北京就忙于打仗,最终败于于谦,只能灰溜溜的败走!如果瓦刺战胜了,那北京城将鸡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