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让开,让我来!
本人毕业论文就是写《活着》。
实话说,那时候虽然论文是完成了,但是现在看,那时根本没有读懂!
这十几年来,每当遇有困难,我就拿起《活着》来读一遍。篇幅不长,半天足
我记得2018年的时候,心情着实不咋地,陆陆续续看了不少的书。
比起生活中的烦心事,有时候书本上的一句话,的确能够触动你的心扉,甚至可以解开你多年的心结。
余华的《活着》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看的时候,总是莫名的感觉心酸。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容易被他人故事所感动的人。
我总觉得,人这辈子,最应该让自己感动的就是自己。
自己在年少岁月里,所流下的汗水、泪水,这些才是你自己生活里原始的情感刺激点,至于别人的故事,你感动个什么劲儿?
后来,见过的东西多了,感知的情绪也多,开始懂得,那些能够感动你的故事,往往都时你在你的生命里或多或少的出现过,之所以能够感动,同样是因为出现了一定的情感共鸣。
至于,单纯的感动,我想这个世界上大多不会存在。
《活着》的主线,几乎福贵的一生。
关于他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孙儿,甚至包括他自己。
这两个字对于余华而言,本来就是一个大的选题,他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已经超越了生命的本质。
福贵原是富家少年,整日沉迷赌博,那时候的他单纯的要命,龙二的一招杀人诛心,成功的荡平了福贵的家产,还让福贵此后的人生,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更戏剧性的人,龙二此次的诡计唯一没有实现的愿望就是诛心,他的确在无形中做到了杀人,他也无形中杀了自己。
因为,福贵的老父亲为此死了。
因为,后来龙二也被枪毙了。
我对于龙二的宿命,只有一种思辨的感知,人世间有些东西是要还的。
你要了别人的命,总有一天是需要还回去的。
这一点,即便作为无神论者的我,始终坚定不移的笃信这一生命法则。
而更让龙二失望的是,福贵一生重要的是对于生活有一个好的心态,他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对于曾经失去的一切,他似乎也并不是十分的在乎。
他的生活状态,只告诉了我们四个字:
---活在当下。
他上过战场,也曾经目睹过数以万计的死亡现场,这些都没能使他流泪。
我记得福贵一生只流过两次泪,看到自己的儿子死了,看到自己的女儿死了。
亲情在他的心中,显然超越了一切。
平淡的生活更滋养他温情良善的内心,即便面对撞死自己儿子的老熟人,他也只是嘴上唠叨几句,事过三更,他们依然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喜欢他这样的乐观豁达的心态。
但,这一点,我做不到。
人这辈子不会特别的漫长,你的青春,你的婚姻,你的儿女,大多数人享受过这三段旅程,大抵已经成为那个半脚踏进棺材板的人。
所以呐!
你想知道生命的意义,你想知道《活着》的意义,我想漫长人生的结尾处,当你紧闭双眼的那一刻,当你开始回忆自己所有的人生经历时,你会知道一个真正的答案。
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