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从古至今都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亚的地位将不断被削弱,但同样会被后来者加强。而在古代,中亚的特殊位置,让其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你看
中亚从古至今都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亚的地位将不断被削弱,但同样会被后来者加强。而在古代,中亚的特殊位置,让其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你看下古代世界的文明分布与国际交通线延伸路线,就知道中亚为何如此要紧。因为那里就是各个地区的十字路口,也是古代大部分文明和技术成果进行交流的主干道。哪怕是早期的海运,也无法脱离中亚的辐射影响。而中亚在古代,也不定期的向四周进行着交换与输出。
同时,这意味着谁控制了中亚,谁就控制了掌握世界经济与技术走势的命脉。而一个在中亚地区诞生的超级强权,也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去影响四方的所有文明。因为从中亚向西,就是繁荣而多元的叙利亚和地中海世界。向南是富饶的印度次大陆。向北是同样可以作为快速通道使用的欧亚大草原。向东又有对外交流渠道有限的东亚世界。
我们可以从第一个充分发挥中亚地理优势的帝国--萨珊波斯来看这个现象。虽然萨珊家族发源于波斯湾以北的法尔斯山区,却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推翻了帕提亚王朝,接着控制了整个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随后,历代君主东征西讨,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中亚的绝大部分地区。
尽管河中和花剌子模这些地方的城市只是藩属,阿富汗山区与北印度也附属国体系,但并不影响萨珊人在后来用一系列的手段,建立自己的世界中心霸权。
一方面,波斯人和他们的盟友在陆地上掌握了丝绸之路的大部分通道,接见也就卡死了罗马人从叙利亚进口东方产品和东方人进口西方产品的渠道。
另一方面,波斯人还开始尝试进行海外经营,以武装商团的形式,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这样又将地中海地区的商人,从印度洋地区挤压出去。
萨珊波斯利用自己的中亚地理优势,也对周围各地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输出。从政治体制上来说,逐步走向集权帝国化的罗马,就很明显的学习了萨珊人波斯式宫廷制度。罗马军队在后期发展出来的大量具装铁甲骑兵,本身也是受到萨珊影响的结果。
在南方的印度地区,尤其是北方的印度河流域,也是长期的伊朗文化区域。从释迦摩尼的佛陀时代,到近代的莫卧儿帝国,波斯文化、军事技术和语言,都是帝国统治的根基。除了希腊人占优势的希腊化时代外,几乎没有例外。就是后来的蒙古-突厥征服者,在建立政治框架和帝国结构时,都离不开波斯式的中亚影响。
在北方,游牧系部落和自由城市,即便将自己的族群认同从波斯-伊朗式,转化为突厥式,也依然需要使用波斯语作为自己的宫廷官方语。波斯式的宫廷集权制度,也是他们征服土地后,需要建立管理的目标和必经之路。他们本身有很多技术,包括新的马匹狱中和武器制造,甚至农业和丝织业,都仰仗从波斯学习。
即便是在对外交流最不通畅的东亚,来自中亚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比如最初的铁器技术和骑兵技术,不是直接源自中亚传播,就是从受到中亚影响的地方传来。汉朝时势力壮大的匈奴人,就喜欢从中亚吸纳技术和人口。毕竟,他们自己的起源就有浓郁的中亚斯基泰文化影响。后来的突厥人甚至蒙古人,都逃脱不了这个定律。
哪怕是在海洋贸易已经非常发达的时代,大部分航线都无法完全回避中亚的辐射影响。波斯湾→印度河口的航行自然如此。而那些从阿富汗山区南下,走印度河入海的商团就更是如此了。就连古代印度的笈多帝国,一度尝试让商人从印度河进入,在走恒河向东,也是在想办法将商人们从海上来回陆地。
所以,在大航海时代到来前,中亚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是独一无二的。一直到今天,海洋贸易占据了世界上主要的大宗货物流通领域。但任何在海洋方面不得势的国家,都可能需要继续从中亚完成国际流通。至于僵而不死的俄罗斯,也死死抓住中亚作为自己的战略后花园。所以在未来的中亚,还会有很多好戏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