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沉重的问题
农业是第一产业,因为农业是利用太阳能第一次生产!
农产品的好坏是与气候、土壤、水、品种关系极度密切的!那么,我们有世界上最长的种植历史,有众多的当家品种,有不少
很沉重的问题
农业是第一产业,因为农业是利用太阳能第一次生产!
农产品的好坏是与气候、土壤、水、品种关系极度密切的!那么,我们有世界上最长的种植历史,有众多的当家品种,有不少世上独一无二原始产地,为什么,农产品竞争力还是上不去呢?比如,我们有世界上最适合生产蔬菜水果的天然大果园大菜园--山东半岛,我们有最好的茶叶资源和产茶基地,但是好苹果是日本的,好茶叶是印度、斯里兰卡的,为什么我们还不行呢?
原因比较复杂,不同的人分析,肯定结论不同。我说说试试,仅供参考!
1、人,这里要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人群。
生产人群,就是国人,好凑合,管啥东西只要有就行,也许饿怕了,贪多,贪大不求精。好像这个我不用举例子。
消费人群,国人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而是得用占全人类多少多少来衡量,因此,国人自己就形成了一个消费体系,而且觉着挺好,根本就不管其他人群喜欢什么!
二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大字,大,管啥都大,你想想玉米笋,本来在西餐中是是稀罕物,让咱一出口,直接乱街了吧?!
2、产品质量,天然农产品的质量应该就两个,一个是外观,一个是品质,咱骨子里就没往外观好看,内在质量量化这条道儿上走!实实在在的说,农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分选出来的,咱恰恰相反!我们的疏花疏果才干了几天?我们的成熟后再采摘实现了吗?!
3、国际竞争,咱农产品自给自足都有困难,好赖产品在国内都能卖了,国际市场可不是这样!专业化的生产靠稳定的国际市场价格,当然也靠稳定的产品质量,我记得1991年国际市场切花玫瑰一枝一美元,现在,还是!咱们就根本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基地!你看看咱自己的鲜花市场,跟国际能接轨吗?!更何况不用接轨,多造几个情人节,供不应求!管它质量不质量!
4、参假使诈。我们的产品退货为什么啊?我不想多说,果汁用烂苹果做,掺水,果干硫磺超标,新鲜蘑菇能检出DDV超标,等等等。
综上所述,中国人口巨大,自成体系,别人来很快被同化,咱出去也被看成另类,尤其是那些不争气的做法,有的甚至被某些人津津乐道。
我真希望新一代人,能摒弃好凑合的毛病,踏踏实实从每一个生产环节做起,先生产出你自己敢吃、想吃的产品,然后再勇敢地与国际接轨!
那话怎么说来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