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奇书很多,我觉得有一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奇中之奇”,这本书就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古老的书籍。它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神话、
中国古代奇书很多,我觉得有一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奇中之奇”,这本书就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古老的书籍。它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神话、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等很多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
下面,我主要从六个方面谈谈这本书奇特之处。
一奇,作者奇。《山海经》作者是谁,到现在都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作者不可能是一个人,是很多人陆续增补内容,逐步完善起来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山海经》是经过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整理校订之后的。但是首写这本书的人,绝对是一个知识渊博、行万里路、谦虚低调、勤奋不息、意志坚定、富有想象力之人。不然,怎么能写出如此令人称奇的书籍呢?根据刘歆所述,这本书的作者是为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及其下属。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这本书创作的年代可能就是夏朝之前的事情了,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本人觉得可信度不大,因为大禹相当于一国之君,为了治水,付出了大量心血,此后成为一国之君,每天日理万机,怎么会去写这样的内容呢?至多,他是发起者,由下属负责完成。
二奇,创作年代奇。这本书描写的主要是先秦时期的事,但是创作于何时,不得而知。如果是大禹主持编纂的话,那什么时候最终成型的呢?也许是夏朝、商朝,甚至是周朝,这些都不得而知了。
三奇,所记载的内容奇。这本书记载山名5300多座,水名250多条,动物120多种,植物50多种。有些名字可以在今天找到,更多却无可考证。如这本书的开篇《南山经》中记载了一座山叫招摇山,山上有一种草叫祝余,人吃了这种草不会感到饥饿;山上生活着一种野兽,叫狌狌,这种野兽能通晓往事,但是不能预知未来。
这些都无可考证。但是书中提到的堂庭山,在今天的湖南省境内,甚至今天生活在洞庭湖附近的人说洞庭湖时,发音像“堂庭”。
四奇,所讲述的故事奇。很多我们熟知的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羿射九天、刑天舞干戚、嫦娥奔月、共工怒触不周山、黄帝蚩尤大战等,都出自这本书。
特别是黄帝蚩尤大战,此战叫“涿鹿之战”。相传“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他们勇武善战,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有人还怀疑,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高科技战争,蚩尤拥有机械战甲,火力十足,黄帝为了打败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过正义永远站在得民心的一方,最后,蚩尤兵败,黄帝大胜。在先秦时代有机械战甲,这在今天都没有实现,难道先民们的科技那么先进吗?黄帝能打败蚩尤,肯定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五奇,所描写的现象奇。《山海经》中大量描述了金矿、银矿、玉矿等,难道在那个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开矿了吗?对金银铜铁都比较了解了吗?如卷五《中山经》所记载:又西南二百里,曰发现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这句话意思是:再向西南二百里,有一座山叫发现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金、玉矿石。古人在那个时候是如何知道这些矿物名称的呢?这谁也不知道答案。
六,对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描述奇。《山海经》一共描述了海外十三个国家。这些国家的景观和人文各个奇特无比:结匈国的人长着像鸡胸一样尖锐凸出的胸骨;如果这还不算奇特的话,再看三首国,这里的人一个身体三个头,是不是有点像哪吒三太子呢?
《山海经》涵盖内容广,所记载的神话故事,成为后来中国神话故事的渊源。没有哪一本书能像《山海经》一样对于山川、天地、神魔鬼怪、奇珍异宝做出如此精彩、夸张的描述。
所以,称这本书为“奇中之奇”,一点不为过。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积极留言,探究《山海经》的奇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