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狂热地推崇航母无用论,认为航空母舰在核武器之下那就是活棺材。美国人用十字路口行动证实了核武器面前众生平等,所以航空母舰就应当像战列舰一样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但是
前苏联狂热地推崇航母无用论,认为航空母舰在核武器之下那就是活棺材。美国人用十字路口行动证实了核武器面前众生平等,所以航空母舰就应当像战列舰一样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但是这种观点真的是错误的吗?
核武器之下众生平等,航母是诸多棺材中体积最大的一个
再怎么认为航母有用的国家都必须要承认,在核武器面前,航母确实是一个皮薄大馅的铁棺材。
苏联时期就已经有了弹道导弹反航母的相关策略,但是因为热障的存在,弹道导弹反航母只能够作为一个发展方向,而无法成为现实,因此苏联只能够使用常规的导弹来打航母,用威力来弥补精度的不足,只用更为庞大的导弹来拥有更为遥远的射程,花岗岩玄武岩等反舰导弹,在搭载核战斗部并使用高高弹道时,射程在600公里以上。
问题是核武器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装载核战斗部的花岗岩砸向美国航母战斗群,就意味着核战争即将被打响,就意味着数以千百计的核武器将腾空而起传播死亡。
核战争意味着同归于尽,但是战争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是争夺更多的利益空间,是获取更大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同归于尽,你我一起玩完!
所以在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当中,苏联取消了,在古巴部署弹道导弹的相关计划,美国也取消了在苏联邻国部署弹道导弹的想法。也就意味着在常规战争当中,不可能使用核战斗部反舰!苏联舰艇的权杖已去其一。
防空导弹突飞猛进,高高弹道的失败
无论是花岗岩还是玄武岩在搭载核战斗部时,射程均在600公里以上,在防空导弹无法拦截反舰导弹的时代,高空高速重型反舰导弹打航母上有一定的存在空间,但是随着美国宙斯盾舰的服役,高空高速的花岗岩根本无法穿透美国航母的防空圈,所以两者只能采用低弹道,但是低弹道的花岗岩与玄武岩射程还没有300公里,这点射程够干啥?美国的反舰导弹再弱鸡干掉离自家航母不过400公里的舰艇也跟玩一样。
所以在80年代中后期重型反舰导弹打航母的思路已经疲态尽显。 再加上在这一时期,美国防空舰艇的火力通道数量终于不是两条了,也就是说苏联的饱和打击难度大踏步的增加,导弹射程变短 可用舰艇数量减少,苏联舰艇的权杖已去其二。
航母是铁棺材,但是谁又不是铁棺材?航母是非核战条件下最为锐利的武器。
航母是不是铁棺材必须要承认航母是铁棺材,因为航母在核武器面前确实是不堪一击的棺材,在反舰弹道导弹实用化之后,航母确实无法拦截反舰弹道导弹航母,在大量的反舰弹道导弹面前确实不堪一击,而且反舰弹道的不搭载核战斗部时美国不太可能轻易挑起核战争。
航母战斗群的打击半径至多不过1300公里的条件下,射程在1300公里以上的反舰弹道导弹,完全能够在航母的防御圈之外将航空母舰击沉。
问题就是战争没有上来就开大的,总不能还在双方互相挑衅的阶段,你就直接上弹道导弹吧?其他水面舰艇也存在这个问题,在摩擦阶段时,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以碰碰船,二人转,打水仗,互相口嗨,狼牙棒和大刀为主,启动火控雷达与主炮瞄准,都意味着你在挑动战争。而且四千吨以上的舰艇出动一次很贵的,对面用渔船用海监船摩擦,你也不能用4000吨级的舰艇那太亏了,所以主战舰艇在小规模的摩擦当中束手束脚,非常被动,但是航空母舰就不一样了。
在战争的摩擦阶段,航母可以起飞舰载机,舰载机挂载导弹,低空飞掠挑衅舰艇以示警告。在小国与小国的摩擦发生时,航母战斗群也可以摆架小国附近海域,起飞大量的舰载机表示你们两个该冷静一下。当因为领海争端,国与国之间的摩擦日益激烈,航空母舰可以在热点海域进行频繁的军事演习,表示我随时有能力对你发动攻击,但是我爱好和平,现在你还有改正自己错误的机会。
当大国与大国爆发战争航空母舰就是移动的机场,航母能成为一支生力军并对附近心存不轨的小国进行威慑。
航母能做的其他舰艇真的很难做,以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为例,基洛夫在摩擦时属于蹲到家里的,毕竟他出门一趟太贵了,在热点海域基洛夫出门就意味着战争,随时可能升级。爆发在内陆的战争,基洛夫根本无能为力,反舰特化舰艇的能力全在反舰导弹上,反舰导弹,一旦发射你就没有后悔的机会,而航母的舰载机不一样。舰载机起飞意味着威慑反舰导弹发射意味着战争,两者区别非常明显。
巡航导弹核潜艇,在战中没有爆发的情况下,一点用都没有,毕竟常态化的威慑,你总不能让核潜艇浮起吧。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核潜艇,那是最大号的活棺材,一点反击的能力都没有……
小结
航空母舰真的是铁棺材,或者说在核武器爆发时,所有的装备都是铁棺材。但是在核战争没有爆发时航空母舰会是各国海军手中最为锐利的长剑。航空母舰是除核武器以外,维护世界和平最为有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