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为何自称孤家寡人?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诸侯国的国王,皇帝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把原来每个人都能使用的“朕”占为己有,用于皇帝的专用自称,其他人都不能使用,否则就是谋逆是要杀头的。
而那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05 08:52:27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诸侯国的国王,皇帝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把原来每个人都能使用的“朕”占为己有,用于皇帝的专用自称,其他人都不能使用,否则就是谋逆是要杀头的。

而那些诸侯国的国王则自称“寡人”“孤”等,春秋战国时期楚王不称寡人,他另辟蹊径自称“不谷”,而众王之王的周天子更要显示他的与众不同,自称为“予一人”;

到了秦末,项羽分封的汉王刘邦,已经刘邦分封的齐王韩信也都自称寡人,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刘备等都无一例外地自称寡人,到了唐代以后就只有皇帝才可以称寡人、孤家。

那为何古代的皇帝要自称寡人呢?本人认为有如下几点因素。

1)寡人,古代和现代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现代可以理解为少或者一个人的意思,而在古代,寡人是寡德之人的意思,是帝王们装逼、自我谦虚,表示自己德行很少,才疏德浅,有负臣民的重托,是古人的一种虚假的自谦用词。

2)所谓高处不胜寒,坐在高堂之上的人,不能像常人一样为所欲为,当一个人的身份地位高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经过时间的推移,他自己的心里就会感觉到寂寞,因为可以和他交心的人很少了,甚至没有,剩下的那些有怕他的,有讨好他的,这个时候的他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的心里是孤独的,所以他就自称为寡人,向世人诉说他是多么的寂寞。

也可以理解为皇帝是身份的象征,权力的制高点容不下两个人,只能有一个,他坐的不是龙椅,是寂寞,所以他自称为寡人。

3)中国古代皇帝普遍短命,他的后宫佳丽三千,这么多的妃嫔真正能得到皇帝临幸的凤毛麟角,因此大部分的妃子基本都是寡妇,就算皇帝不死,她们也是守活寡,跟寡妇也差不了多少,所以妃子就是寡妇,那皇帝本人就是寡人了。

总而言之皇帝自称寡人也好,孤家也好,都是一种虚情假意的表现,是做给他的大臣们看的,就是装逼。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