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大学开始,在室友的推荐下玩b站的,当时是通过答题才成为会员的,一把辛酸泪啊。
当时宿舍有一个习惯,吃饭的时候刷b站视频就饭,我不会告诉你一个宿舍的人体重平均涨了十多斤
我是从大学开始,在室友的推荐下玩b站的,当时是通过答题才成为会员的,一把辛酸泪啊。
当时宿舍有一个习惯,吃饭的时候刷b站视频就饭,我不会告诉你一个宿舍的人体重平均涨了十多斤是什么画面的。
《我在故宫修文物 》系列记录片也是在b站看的,我还及得修理钟表的王师傅真的好帅啊。但是我们一起讨论最多的还是他们身上的气质,透着一股“大匠”风范,在快节奏的北京,他们的身上有一种使人安静的力量,也许就是他们沉下心来搞艺术积淀出的文化底蕴。
b站上一起阅片吐槽的人,基本上是出于同好,形成了一个圈子文化。基本上会玩b站的在其他社交媒体也会有账号,可能还都玩得很溜,当这类文化节目在一个圈子里广受好评,就会在其他平台也逐渐流行开,我想,这可能就是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