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0年,突厥颉利可汗为唐朝战神李靖一战而败被俘,东突厥汗国由此被灭。然而东突厥汗国被灭近五十年后的公元679年,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
突厥汗国的历史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鼎盛期,第二个是衰亡期,第三个是复国后的短暂辉煌。
突厥人兴起于公元5世纪初期,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养精蓄锐、征服扩张之后,突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附属小国变成了雄踞漠北草原的强大汗国。
此时的中原正值魏晋南北朝乱世时期,柔然、鲜卑、羯族等少数民族政权分分南下,惑乱华夏腹地。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隋朝建立之后,突厥人屡次侵犯北部边境,而当时的中原内部还尚未安宁,所以隋朝统治者对于突厥只是防守而无法攻击。
公元6世纪,唐王朝建立,但刚刚建立的唐王朝同样不敢跟突厥叫板,甚至订立盟约,俯首称臣长达12年之久,史称“渭水之盟”。
这一阶段是突厥的巅峰期。
第二个阶段则是唐突厥之战时期,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唐王朝的综合实力达到了一个高峰,随即在公元629年命李靖率兵十万,一举击败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也是在此时走向了衰退,唐高宗时期又分别派遣程知节、苏定方攻击突厥。公元657年,贺鲁父子被俘,西突厥宣告灭亡。
这是突厥的衰亡期。
西突厥灭亡之后,唐朝在突厥故地设置都护府进行管制,融合当地少数民族,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强大帝国。然而突厥人由于唐王朝屡次派遣其出征其他民族,心生不爽,又逐渐脱离了唐朝统治,于公元682年重新复国,史称后突厥时代,而此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无暇他顾,也顾不了突厥人的背叛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