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到底有没有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呢?矢量发动机是什么意思?

在2018年珠海航展,一架安装涡扇-10矢量发动机的歼10B战斗机进行了飞行表演。
在矢量发动机的推进下,歼10B在做“眼睛蛇,落叶飘”等典型的过失机动动作时显得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5 02:27:43

对于一款军用航空发动机来说,在其正式定型之前,要经历从地面到空中各种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试验,试验累计加起来的时间长达几万小时,整个试验周期短则几年,长达几年十年左右。我国的矢量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不假,但距离成熟、可靠、批量应用,还有一段距离,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时间。

显然,题主这是没搞清“突破”的意思。研制成功与设计定型、批量生产,这都是研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只有批量生产才意味着装备服役。2003年12月15日,刘大响院士就已证实我国自行研制的“轴对称矢量喷管”进行了台架测试。2017年12月25日,一台装有全向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太行”改型(涡扇10B)涡扇发动机随歼10B的1034号验证机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

歼10B担当装有矢量喷管的涡扇10B型的飞行测试平台,正常情况下至少应该选择双发或者是多发飞机作为测试平台。直接选择单发的歼10B作为测试平台,在测试期间需要承担的风险相当大,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显示了我国科工人员对装有矢量喷管的涡扇10B可靠性的信心。2017年4月,刘大响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过程就是设计、制造、试验、修改、再制造、再试验……一个不断摸索和反复完善的过程。因此,也有人说“发动机主要是靠试出来的”。

发动机试验包括两大块:先是各部件试验,试验达标后才是整机试验。整机试验需要测试的项目也很多,包括整机地面试验、高空模拟试验、环境试验以及飞行试验、装原型飞机试验等——装有轴对称矢量喷管的涡扇10B就处于“飞行试验”阶段。飞行试验需要飞行测试平台在不同飞行高度、速度、飞行姿态和不同大气条件下飞行来对发动机进行检测。在飞行测试平台检测合格后,才会装备在原型飞机上进行下一步试验。

再有一点,刘大响院士所说的涡扇10B的原型机是歼20吗?当然不是,歼20的原型机是涡扇15,安装涡扇10B只是歼20的一个过渡。如果歼20真的需要安装具有矢量喷管的涡扇10B,那也需要我国的矢量技术得到验证之后,换句话说就是,当装有矢量喷管的涡扇10B真正的成熟、可靠之后,才会考虑安装在歼20身上。儒道之主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矢量喷管会降低发动机功率。对于歼20来说,涡扇10B的推力本就不足,安装矢量喷管,得与失难论。

2018年7月7日,刘大响院士在一次讲座中公开表示:我国第四代军用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项目进展顺利,将在未来3至5年内设计定型。这里的“第四代军用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指的就是涡扇15,显然,涡扇15距离批量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涡扇10B型发动机,是我国矢量技术的第一次应用,想要技术成熟,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可参考俄罗斯矢量技术的发展过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