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豫津,京城有名的公子哥,为人活泼开朗就像是一个孩子,又是萧景睿和梅长苏的小跟班。他虽身为国舅府言侯爷的独子,却又遭受自幼丧母之苦,与父亲之间也少有沟通。
从表面看,他潇洒
言豫津出身名门,他乃是言老太师之孙,当今国舅爷,言阙的独子。
言豫津是言侯爷的儿子,爷爷是言太师,姑姑是皇后。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又怎会真荒唐呢?
居琅琊公子榜第十。为人风趣好乐,洒脱不羁,但实际并没有表面那么荒唐。原著中评价他,嬉笑中有大智大慧之人。
在电视剧中,他平时贪玩调皮,爱开玩笑,称得上是大家的“开心果”,还爱交朋友,同时也重情重义,并且关键时刻能看出他是一个颇有责任心的人,愿意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保家卫国。
知而不露,言行有道!
表面纨绔,实际爽阔,性情疏阔爽直,似是没有心机,但心底却是心明如镜的,只是他不在意。
“苏兄你别太娇惯他了,”言豫津晃着脑袋,“有些事情还是要让他看清楚才好,景睿就是过于心实了些,这不好。要学我才行,虽然逍遥自在,但必须明白的事儿可不能糊涂。”
“苏兄到京城后卷入这一系列事件,一定不是偶然。他的所有行事,应该都有他特定的目的,可惜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我明白。”言豫津收起素日跳脱的表情,雄雄炉火映射下的双眸分外幽深,“爹,你放心吧,孩儿是言家子孙,明白什么是忠什么是孝。对于如今的朝局,孩儿的看法其实与爹相同,只是我不太了解靖王……不过,既然爹和苏兄都愿意为他所用,他就一定有过人之处。”
看完全剧之后,想必大家对言豫津的印象都会和我一样大为反转。我想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这个平时说话吊儿郎当,外貌诙谐幽默、放荡不羁,其实聪明敏锐、并且侠义为怀的国舅公子。
就像言豫津自己形容纪王爷的话:实在是个妙人!
特别是他居然第一个,能够猜出梅长苏回京真正的目的,其实是辅助靖王上位,而只是利用誉王做挡箭牌的时候,真是让我出乎意料,大吃一惊!
多少深陷夺嫡之争的王侯朝臣都没有这般见地,他一个年纪轻轻不染朝事的言豫津,怎能不让梅长苏慨叹他这种洞察朝局人心的聪明睿智!
言豫津的话语都不算多,可就那么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总是让我振聋发聩,觉得掷地有声。言豫津总是能够直接忽略所有让别人过分在意的盘根错节,避开那些复杂多变的弯弯绕绕,一针见血,真是厉害。
言豫津像他的父亲言侯一样,懂得敛去一身锋芒。
“你还记得是谁教你规矩的吗?”
“是林殊哥哥。”
聪明如豫津,这样的暗示,他肯定知道了,只不过他是一个看破不说破的人。
还有就是,言豫津真的聪明到可怕,每次几句似乎不经意的搭话,都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如郡主遇难那次是他告诉梅长苏要和xxx去打马球。景睿说他是嘴巴刁钻的贵公子,豫津吃汤圆就能品出加了什么料,这样金贵的嘴,难道会吃不出贡桔中的火药味道吗?
无论是换掉虾酱的马并藏起来,还是一开始就猜到梅长苏并不是为了帮助誉王,都体现他不仅仅是一个纨绔子弟。纪王和高湛都会卖萌装傻,但观众却都明白他们是极其聪明的人,反而是豫津的种种都会被忽略。
豫津玲珑却有赤子之心,他所做的总总都是“双赢”的结果,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在吏部尚书何敬中之子的杀人案中,言豫津不动声色拉纪王下水做证人,还让纪王主动去皇帝面前作证,自己始终没有露面,这份机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预津看似是景睿和梅长苏的小跟班,
但是他是整个金陵城中活的最透彻的一个人。知世故而不世故,躲避朝堂凶险不问政事,整日厮混,成了大家眼中最无用和最不用防范之人。
当父亲言阙炸皇帝的事情被梅长苏发现以后,及时的阻止了言阙的行动。言豫津跑来向梅长苏致谢,感谢他保住了言家的清净。
然而,他并不问言阙为什么会这样做,并且说道——
……我只要记得苏兄的心意就行了,至于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与我何干?
这番洒脱的气魄,就连梅长苏都感慨万分,称他要比想象中的言豫津聪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