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真的与钱没有关系,而是法令以及制度的问题。
台湾的大城市,只要是重划区,建筑都很新,楼很高;但是,在老城区里,绝大多数都是五楼以下的、三十年以上的老房子,显得又老又旧。
这个问题真的与钱没有关系,而是法令以及制度的问题。
台湾的大城市,只要是重划区,建筑都很新,楼很高;但是,在老城区里,绝大多数都是五楼以下的、三十年以上的老房子,显得又老又旧。
台湾的土地、房产都是私有,因此,要想拆掉重来,那就是要私人同意。如果地主自己的地够大,自己重建最容易。而一片小区域的重建,台湾称为都更:都市更新,那就要所有房产与地主同意。几乎只要有1%的地主或屋主(如老公寓的持有人)不同意,这种未必一定是钉子户,但只要有人不同意,就很难取得一块完整、可以重新规划设计的土地面积,这就会使得都更难以进行。
政府则必须有非常必要的理由,如灾难损坏、盖大型公共建筑如地铁站,否则,任何政府单位是几乎没有办法强制征收民间的土地、房产,就别说徵收以后的补偿等问题多复杂了。
这些原因,都造成台湾大都是的老城区,基本就全部都是老旧房舍。
台北市的老房子非常多,在多年前地震,震跨东星大楼以后,市府就开始设法修改法令,要对老旧、有安全疑虑的房屋推动都更。但是,推不动就是推不动,一个文林苑,几乎把马英九政府打到垮,一个张药房案,让所谓的居住正义变成了天条。最新的2017年九月初的台北市永春都更案,台北市政府败诉,这些都让想以法令来推动城市改建、都市更新的意图泡汤。
这样的发展可能并不是正确的,然而,台湾目前的法律,就是保障私有财产,不是其他人想拆就能拆,想改建就能改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