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放羊,为什么有的人会在羊脖子底下挂一根木棒?
哈哈,这个问题老有意思了,看到就想回答。我家在农村半圈养半放养小尾寒羊,至今都会在某些羊的羊脖子底下挂一根短木棒,我们把它
农村放羊,为什么有的人会在羊脖子底下挂一根木棒呢?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防治乱跑,也被称为羊的减速棒,同时也是减少放羊人的工作量,不至于一天追着羊跑那么累。
那为什么会在羊脖子底下挂木棒呢?
这也是放羊人想出来的办法,不像规模化的育肥养殖场圈养,好管理,而农村养羊,大多数都是赶在外面放养,白天都是赶出去放牧吃草,由于放羊的地方也都是荒山林地,沟壑纵横的野地,人走起来吃力,但它们就不一样了,有时候跑的话,人都追不上,这样放养一天是非常吃力的。
所以人们就给给想出了这个办法,脖子里挂的木棒刚好到羊膝盖的位置,只要它走快或者跑起来,木棒就会敲到膝盖,影响它的跑动,也就不愿意跑,放羊人也就能追得上,能够及时控制住羊群。
那么主要用在那些羊群的身上呢?主要用在两个羊身上,一是种公羊身上,二就是一些爱跑的羊群身上。
以前农村放养,都是几个放养人一起放养,一来可以多个说话的人,不至于一天那么无聊,二来人多了也好管理。
但是羊多了就有麻烦,首先就是种公羊,它由于自己的天性,雄性荷尔蒙分泌的因素,看到别的羊群母羊,就会死活不受控制的跑过去,要么打架,要么就是骚扰不让羊群好好吃草,发生骚乱。这时候给种羊脖子里挂一个木棒,效果就展现出来了,它跑不快,放羊人就及时的控制住它,不让它跑去对方的羊群和其他地方了。
以前记得跟我爷爷放羊的时候,没栓木棒的时候,家里的种羊放出去要么就是跟别的羊打架,头破血流,看到有严重的打架都会打死对方,要么就是乱跑,跟着别的羊回去,自己家不会,晚上回去还得单独找一下它,但是自从栓了木棒以后就好多了,管理也省心了,一天出去也就好好吃草了。
还有一个就是拴在羊群里爱跑的羊身上,这个不分公母。除了种公羊,每个羊群里都有那么几只爱跑的羊,它们身材瘦小,嘴馋总是想跑到庄稼地里吃,要么就是把羊群带的到处乱跑,不好管理,这时候给这种爱跑的羊脖子栓上木棒,就限制住了它的毛病和爱跑的习惯,放羊人也就好管理整个羊群了。
在外面放羊,除了给爱跑的羊群脖子里栓木棒之外,还有一个办法,也可以防治羊乱跑,那就是给它的后腿膝盖往上大腿筋多的地方帮一根绳子,腿有点麻木的感觉,它也就不愿意跑了,注意不用勒的太紧,以免伤害羊的身体。
这些都是放羊人的智慧,他们干着普通的事业,彰显着劳动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