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玩过格斗游戏的举手!
会用段末奥义的举手!
其实眼镜蛇机动类似于“段末奥义”真正可以触发的条件很苛刻。
在做眼镜蛇机动机动前,飞机的飞行速度大约为310~420km/h,然后由飞
眼镜蛇机动又名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这种机动属于一种大攻角机动(划重点)或大迎角机动
攻角是指飞机中轴线与飞机飞行速度矢量方向的夹角,是研究弹箭和飞行器空气动力的重要指标。迎角是指飞机的主翼翼弦与飞机的前进方向的夹角,是飞机机动力的重要参考指标。我们在玩一些空战游戏或者飞行模拟的时候看到飞机的HUD上有一个扁平状的小圆点和一个十字花。小圆点就是速度矢量方向,十字花就是飞机机头指向方向,二者的夹角就是攻角。
一般的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机翼上下面存在压力差以保证飞机的升力,如果上下翼面压力差过低,无法保证拥有足够的升力,此时我们称之为失速,因为压力差不足一般是由于飞机速度过低而导致的。
而飞机除了因为速度过低而导致失速,另一个失速的主要原因就是攻角(迎角)。常规飞机的攻角在10度以内的时候只会对飞机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锁舵或者降低舵效),但是如果飞机突破飞机的常规攻角一般来讲超过30度就会进入失速攻角。在这个角度下,飞机的上翼面的气流会分离产生分离涡,大幅度的降低上下翼面的压力差,进而导致失速。
而这个失速临界迎角并不是绝对的,在飞机攻角继续增大之后,飞机的迎角突破临界迎角,飞机机翼此时已经完全无法产出任何的升力,而由于迎角过大,飞机的机翼起到了减速板的作用,飞机的速度急速下降。这就是眼镜蛇机动的原理。
简而言之,眼镜蛇机动就是利用飞机突破失速攻角,让飞机保证偏航稳定性的同时急剧减速,并最后改平的机动。这种机动的最重要要求指标就是“中央升力体布局”。
中央升力体布局的好处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具有较低的翼载荷,较高的升力系数,极高的操作反应能力和大攻角状态下的操控能力。其中,大攻角的操作能力是普加乔夫眼镜蛇的根本保障。
这么一听,感觉中央升力体布局这么好用,应该有很多飞机采用这种布局呀。但实际上,世界上迄今为止采用中央升力体布局的飞机只有米格-29和苏-27系列战斗机,包括外国生产和仿制的苏-27系列。(中国沈飞生产的歼-11就曾经做过眼镜蛇机动,而且没有变形)
而非中央升力体的飞机就没有办法做眼镜蛇机动了吗?并不,只不过要么变形严重,要么机毁人亡,要么就得靠点外力。
在这点上,美国人就属于丢人玩意了。他们曾经做过一次眼镜蛇机动的测试,利用其矢量发动机。可惜,严重变形的眼镜蛇根本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不知道美国人心里咋想的。(但说实在话,F22的机动性能还是相当好的,气动布局也是世界顶尖的,所以不要过分解读)
中国的歼-10B TVC做的眼镜蛇我跟两个曾经在俄罗斯国土防空军服役的外国友人聊天时谈到,他们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的气动工程专家,但是在他们看来,能够用单发发动机做出几乎不变形的眼镜蛇机动,而且是连续两个。无论是飞机设计师还是飞行员都是值得人们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