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11日,当麦克阿瑟在美国新闻广播中得知杜鲁门总统免除他的军事职务,强迫他退休时,心里感觉受到极端的侮辱,但也无可奈何。如果杜鲁门通过美国军队内部渠道要求撤换麦克
人狂有祸,马狂歪着脚。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总统恩怨情仇如何结下的,1948年美国总统大选,麦克阿瑟就曾在共和党内争取了不少政治支持者,与杜鲁门总统唱对台戏。
一、拒绝总统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为了大局做了麦克阿瑟的团结工作,特别发信邀请这位二战功臣驻日本的“太上皇”回美国一趟,并计划用抛彩带式的盛大游行活动欢迎麦克阿瑟将军。傲慢无礼的麦克阿瑟压根没把杜鲁门放在眼里,以日本战区“形势复杂而困难”为理由拒绝了邀请,麦克阿瑟将军真的尾巴翘上天了。
二、1个月后再次拒绝
杜鲁门再次向麦克阿瑟发出回国邀请,他又以日本“非常危险和内部一触即发的局势”为理由,再次拒绝。
作为一个军人,麦克阿瑟将军应该知道总统的邀请是出于礼节,实际上就是命令,尽管麦克阿瑟找托词理由拒绝执行命令,但他的答复以下犯上、目中无人,作为上司的杜鲁门总统肯定不能接受,也为麦克阿瑟将军的仕途生涯埋下伏笔。
三、杜鲁门亲自到威克岛会麦克阿瑟
杜鲁门刚接任总统不久,出于大局和政治目的考虑,对于战功赫赫的麦克阿瑟处处迁就,只是在私底下里发泄了对麦克阿瑟的不满,恨透了这个狂妄自大高官厚禄的五星上将
。随着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成功,改变了美军在战略上的被动局面,这位一贯居功自傲的将军更加忘乎所以。
为了朝鲜战争中国出兵不确定性,杜鲁门专程到威克岛会见麦克阿瑟商讨朝鲜半岛的局势,引起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军政要员们都感到总统的做法过于迁就麦克阿瑟,多数人主张让麦克阿瑟回到华盛顿汇报。但杜鲁门力排众议,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还是坚持他的威克岛之行。
当杜鲁门走下“独立号”专机的舷梯时,麦克阿瑟竞没有给身为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杜鲁门敬礼,这极大地伤害了杜鲁门的自尊心,所有跟随总统军政要员看透了这个傲慢无礼的麦克阿瑟,也为麦克阿瑟悲惨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四、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战争爆发时,麦克阿瑟的心情爆棚激点,他多次给华盛顿写报告,鼓吹是苏联集团对美国的攻击,渲染苏联对美国威胁的重点在东亚而不是欧洲。这些报告与其说是他的判断,不如说是蛊惑人心,在麦克阿瑟内心中期望着新的大战爆发,而且是主战场在他的防区范围内的大战。这样他就可以大展拳脚率领军队独自打败所谓敌人的国家。但交战双方的高层政治家们都不认同麦克阿瑟的愿望。杜鲁门和美军参联会坚持美国的防御重点是在欧洲,只要把朝鲜军队赶回“三八”线维持现状就行;斯大林觉得朝鲜战争朝鲜赢了固然好,输了也无所谓,平了也可以;中国的看法是,不能让美国人出现在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麦克阿瑟给国内发了一份自欺欺人的报告:他保证打到鸭绿江边,苏联和中国不会做出反应?也成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签于麦克阿瑟在仁川、元山港两次登陆成功,战争主动权好像掌握在麦克阿瑟手中,朝鲜战争,冷战差点变成热战,军队的发言权在战争狂人麦克阿瑟手中,麦克阿瑟狂妄叫嚣“打到鸭路江边过圣诞节”的口号。可战争不于麦克阿瑟的意志为转移,他碰到的是经过八年抗战两年解放战争,久经考验的中国军队,率领这支军队的是善于打硬战打恶战彭德怀元帅,长津湖一战把麦克阿瑟这个战争贩子打回原形,麦阿瑟一路逃窜再也不提过圣诞节的事了,最后把美军在打回“三八”线,也印证美国巴顿将军的名言:与任何国家军队交战都可以,千万別跟中国军队交战。朝鲜战争成了美国战后报告总结的:错误的地点、错误的对手、错误的时间。也成了美国战争史唯一场不胜的战争。
麦克阿瑟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犯上的臭毛病,而且为了自己的虚荣心不顾国家利益,硬要将美国完全卷入到战争中去,朝鲜战局的失败,这是杜鲁门决不能允许的。 杜鲁门终于下定了决心,解除其一切职务,让这个老家伙回家,而且釆用广播方式等于向全世界宣布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也是对麦克阿瑟枉妄自大一种羞辱。
致东京麦克阿瑟将军:
作为总统和美国军队总司令,我有责任撤换你盟国最高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总司令、美国驻远东陆军司令官等职,对此深感遗憾。
附二.................。我就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