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什么情况下适用?如何科学使用益生菌?

益生菌一般在肠道粘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调时适用。
一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导致以上情况呢?
1、长期腹泻、便秘的情况
2、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3、存在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
4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3 21:05:31

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口腔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常见的益生菌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摄入一定数量的益生菌,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在体内有害菌多于有益菌的情况下,补充益生菌是好事,但在体内菌群平衡的情况下还拼命补充益生菌,就矫枉过正了。而且慢慢的,肠胃会对这种人工菌种产生依赖性。

(1)目前的医学研究证明: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方面有明显作用。腹泻患者适合应用益生菌,任何原因导致的急性腹泻都会造成大量有益菌群丢失,可能造成肠道菌群失衡,补充益生菌可以使肠道重新建立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

(2)应用抗生素较长一段时间后,患者应适当补充益生菌,因为抗生素会消灭细菌,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可能也会被清除,因此,这样的情况下应该适当补充益生菌。冲调益生菌的时候用35-40℃的温开水,先放好水,再放粉剂。一般情况下,饭后20分钟后可以服用,因为饭后胃酸浓度降低,更有利于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冲好后半个小时内服完,放得过久,服用益生菌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