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超级强。太平洋战争初期打的狠艰苦是因为国内一片和平氛围准备不足老兵很少武器装备数量不足。反观日本人数十战争士兵训练有素军官身经百战,战略战术水平都很高。这也是
首先,德国的好战传统和协约国在一战后的非人道惩罚加深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自尊和斗志,让德国社会在民族主义的道路上越跑越远。一战中,协约国与同盟国为了各自战略利益不惜牵动了一场欧洲全球争霸之战,德国只是因为战败,却遭受了超乎寻常的严苛惩罚,不仅领土被肢解,赔款更是天文数字,在德意志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际,英法不是宽仁以待,反而加重了对德国的剥削,压迫,这一切促使德国民族主义空前高涨,加上德意志民族遗传自普鲁士军国主义的传统,使得德国人更加具有荣誉感和好战精神,而希特勒的出现只是顺应和引导了局势的发展,不过这些变化却超出了英法等国的想象,由于英法的绥靖,直接致使德国二次崛起,并且威胁到了整个欧洲大陆,在解除了法国的后顾之忧后,对英作战失利,德国不得不改变战略扩张方向,抢先苏联对苏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闪击战,同样的也是为了称霸欧洲,战争初期德国进展迅速,逼近苏联的三个政治中心城市,随着战线的拉长和天气因素的制约,德国的优势暂时被压制住了,缓过气来的苏联,开始了战略反攻,至此终于终止了德国的进攻态势。
其次,德国的战略闪击是早有准备的,苏联虽然时刻防备着德国,在西界布置了重兵,却没想到德国会这么要就实施进攻,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苏联来不及重新布防,所以一击即溃,致使德国占了先机。之前斯大林为了排除异己,打击面过宽,迫害了一批有能力有威望的军政领导,致使军事人才缺乏,难以应对突然而来的危机,这也是战争开始一边倒的直接原因。
再次,苏联虽然人口众多,但并不是铁板一块,尤其在二战前几年,为了构筑巩固苏联的战略防线,相继入侵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激起了本就不安的民族矛盾,所以战事一起当地人民迅速投靠德国以寻求民族独立,战争初期的大溃败就是这种国际社会形势的反映。
最后,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时期实行法西斯独裁,国内思想政治控制严密,军工国防高度发达,已经建立起全民国防动员体制,能够支撑起高强度的战争,反观苏联,虽然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但经过政治化大清洗,国力已经大大下降,短时期内无法恢复元气,仓促之间无法发动或者应付一场突发地大规模战争。
总之,人口的体量并不能保障能够打胜仗,而人口素质的高低也并不一定会反映到国家国防战略上面,具体要看历史时期的政治情形,不能一概而论!人口体量和人口素质要全面反映到政治军事国防上面,除了要国家政治清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外,还必须有高效的国防动员机制,卓越的军事战略人才培养机制,关键还是情报工作收集和分析运用,以便能够作出最有利的战略判断与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