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废都》,其意义何在?

《废都》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贾平凹的其他小说一样有强烈的时代感。背景是南巡圈划后的突变转型社会,物质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人人奔财富,东南形胜,乌鹊南飞。视点是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08 18:08:09

贾平凹这本《废都》从某个层面来说,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此书最大的毛病,就是性行为的描写过于表面化、平面化且流于单纯的堆砌,这些行为对于情节和主题本身几乎毫无帮助,让人不得不恶意揣测,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性而性的吗?

【贾平凹】

这里,笔者并不是反对性描写,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的描写没有给人一种重复和耽溺于性的感觉,是因为这里的性是为情节和表现人物心理变化服务的。在当时,要表现一个上层妇女的反叛,表现她渐渐地找到了生命的自觉,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要冲破旧时代的虚伪与偏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性行为来展现,通过性心理的变化来表现女性的觉醒,因此,劳伦斯的这些描写带有批判性的意义,并且有着阶段性的变化,并非简单的重复。

【劳伦斯】

反观贾平凹在《废都》中的性描写,可以说,贾平凹本人并没有一种作家的自觉,那就是任何人物和场景的描写都应该是有目的的。一篇好的小说当中,不应该有无意义的重复存在。人物的动作、语言应该要表现人物心理,而任何人物在各个不同阶段的表现不应该是一模一样的,也不存在任何不变化的人物——尤其是长篇小说里的主要人物,若在小说开端和结尾毫无变化,这样的人物塑造无疑是相当失败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废都》当中,贾平凹对两性关系的描写是相当不严肃的,各种性爱描写存在着多处毫无意义的反复,给人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似乎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从来不曾想到自己笔下的这些描写到底有什么意义,对表现人物到底有什么帮助。

贾平凹的这种心态就导致了他在塑造人物上的失败,虽然部分人物偶有亮点,但是不得不说,由于贾平凹缺乏总体的考虑,缺乏对人物的整体把握,就造成了人物性格的割裂。比如柳月这个人物,她的举动经常前后不一致,也找不到内在的逻辑依据,只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

当然,《废都》有着贾平凹一贯的不动声色的叙事带来的一些优点,但这些优点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被前半部分那些大张旗鼓的性描写给遮蔽了,当你耳朵里充斥着大喊大叫的时候,哪里还有精神去欣赏掩藏其下的小桥流水呢?

《废都》的轰动源于它的性爱描写,但是失败也是因为这些描写没有节制,贾平凹没有好好地思考自己文字的意义,而至于使自己和读者都耽溺于此,放弃了发扬原本属于自己的优点,转而为了轰动效应写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估计没有《金瓶梅》,贾平凹连性都写不好,柳月和庄之蝶那一段何其像庞春梅与陈经济?!

性描写不是罪,但如果没能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甚至喧宾夺主,那作家应该忍痛割爱,将它毫不留情地删去——笔者认为,这就是《废都》给我们留下的最大意义。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