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只为一座城池所有”。的确,全国的地名中,只有安徽“亳州”带“亳”字。
说到 “亳的由来与含义”,也确实是“说来话长”了。
“亳州”,是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所置。
“北周
中国造字先人不单单为安徽省亳州市独独造一个“亳”字;还为河南省永城市酇城镇造了一个“酇”(音cuo)字;也为江苏省昆山市的甪直古镇造了一个“甪”(音lu)字。
这几个字都不常用,而且换了地方都不用。这个字除了本地方人知道,其他外地人由于没见过,往往把亳州市念成毫州市。
我家七八十年代办了一个小型印刷厂,有次为酇城镇印文件头,当时还是活字印刷,到徐州和商丘印刷造字工房购买铅字,都没有买到,人家回答说:“中国根本没有这个字”。没办法我只能到刻章店铺,请师傅刻了一个“酇”字。
2006年春天初次到昆山,我们一行四五个比较有点文化的人路过甪直古镇,见到路标,有的念“角直”,有的念“用直”,细看“角”字多了横折;而“用”字又多了一小撇。犯了愁……后来在昆山工作的老乡告诉我们:“角”和“用”都不对,这个字儿念“甪”(音为lu)。甪直古镇的“甪”,只此一用。别无而用,也别无他用。从此我们记住了在昆山市有个水乡古镇,叫“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