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不一定有效。在大多数情况下,合同成立时即具备了生效的要件,因而其成立和生效时间是一致的。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合同成立并不等于合同生效。
例如,一份合同已经成立,如果其合同的生效要件不符合法律规定,则仍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合法合同从合同成立时起具有法律效力,而违法合同虽然成立但不会发生法律效力。
由此可见,合同成立并不是当然生效的,合同是否生效,主要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国家的意志和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辟谣】
问:合同和协议一样吗?
答:不一样。
合同的特点是明确、详细、具体,规定了违约责任;而协议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主体,简单、笼统、原则,不涉及违约责任。合同与协议是两个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的概念。它们不应仅以名称来区分,而应以实质来区分。
【提醒】
问: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答:1、合同当事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3、合同违反法律法规额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