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二)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三)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四)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案例】
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间,于某某、陈某某伙同他人成立公司,在通州区设立办公场所,采取定向募集方式设立基金,以最低认购资金5万元,年化收益率24%至36%,高额返利为诱饵向2000余名投资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亿元人民币。
【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于某某、陈某某以公司名义,定向募集的方式设立基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巨大,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通州区人民法院于2017年6月执行判决,分别判处陈某某、于某某有期徒刑12年、8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百九十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