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劝酒人发生人身伤亡劝酒人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如果存在以下四种情况,劝酒者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一:强迫性劝酒作为酒友,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不依不饶等,只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9 14:08:46

如果存在以下四种情况,劝酒者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
情形一:强迫性劝酒
作为酒友,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不依不饶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者是要承担一定过错责任的。这种劝酒还应包括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情形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
因喝酒引发对方心脏病等疾病的发作,导致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劝酒者是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劝酒者不知道,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对方诱发疾病,此时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如果明知而继续劝酒,劝酒者就要承担部分责任。
情形三: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劝酒者也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劝酒者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情形四:酒后驾车未劝阻
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劝酒者有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对方不听劝阻,劝酒者是可以免责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