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定违约金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违约金来源于民事合同法律关系,它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一般基于双方的约定和法律直接规定,并广泛存在于合同这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18:54:13

违约金来源于民事合同法律关系,它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一般基于双方的约定和法律直接规定,并广泛存在于合同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之中。《劳动合同法》也规定了用人单位有权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然而,劳动合同在性质上虽为合同的一种,但由于其主体的特殊性,劳动者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故不能适用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调整。因此,为了保护弱势相对人(劳动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制衡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和权利,《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规定了两种法定情形,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得再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除本法第22条和23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其中,根据第2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想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根据第23条的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也就是说,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条款:一是有专业技术培训;二是需保守商业秘密即有关竞业限制。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