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抗辩权适用的情形有哪些

1、票据债务人依照票据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对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并且不履行约定义务的;  (2)以欺诈、偷盗或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31 18:35:51

1、票据债务人依照票据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对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并且不履行约定义务的;
  (2)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据,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
抗辩
  (3)明知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
  (4)因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
  (5)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的。
  2、票据债务人依照票据法第九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欠缺法定必要记载事项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的;
  (2)超过票据权利时效的;
  (3)人民法院作出的除权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抗辩
  (4)以背书方式取得但背书不连续的;
  (5)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的。

法律依据

《票据法》

第十二条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第十三条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本法所称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第十七条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三)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票据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

第十八条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