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上网后如何保护当事人隐私

第一、在司法解释第四条明确列明了不上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种类和范围,包括未成年人犯罪,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离婚诉讼,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监护等纠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20:46:22

第一、在司法解释第四条明确列明了不上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种类和范围,包括未成年人犯罪,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离婚诉讼,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监护等纠纷案件的裁判文书不上网予以公布。
第二、采用隐名处理的方式。在公布裁判文书的同时,通过对特殊案件类型的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进行隐名处理来保护当事人的私权,包括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当事人及法律代理人、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刑事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法定代理人等等通过隐名处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包括他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第三、通过删除有关信息的方式保护隐私。在公布裁判文书的同时,法院对文书当中的有关信息内容进行删除来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私权。包括对自然人、公民,包括对他的通讯方式、家庭住址、具体财产信息、健康状况等要删去相关信息。对法人及其他组织,要隐去相关具体财产信息的方式等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障其私权、合法权益正常的生产秩序。同时对家事、人格权益等纠纷当中涉及个人隐私的相关信息也要隐去相关内容予以发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四条、第八条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