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产可以买卖,但是不可以随意买卖。
1、农村房产能买卖吗?
农村房产不能向非本集体成员的第三人转让或出售,只能在集体成员内部转换、置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村民对宅基地只享有使用权。农民将房屋卖给城市居民的买卖行为不受法律的认可与保护,即不能办理不动产证等合法手续。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只有集体组织成员才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农村房屋买卖的出售方一般为农村集体组织的村民,而购买方也只能是集体组织成员内部成员。集体组织内部成员有三种具体情况:
(1)本身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国家规定的宅基地的标准;
(2)已有宅基地,但尚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已在集体组织落户,但尚没有被分到宅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在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因此对已有宅基地且符合国家标准的村民,按照规定不能在取得新的宅基地。
2、农村房产有什么证件?
目前大部分的农村房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房产证,但是具有《集体土地使用证》,即宅基地证。宅基地证是当前农村村民合法拥有房屋和用地的权利凭证,可以在集体内部成员之间转让。
我国在农村合作化后,农村村民在集体土地上因建房需要,向集体组织申请建房用地,经集体报送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并由区人民政府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