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购房财产份额不等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进行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劳动报酬,如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用劳动报酬添置的财产;从事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得到的财产,但遗嘱确定指明归一方所有的除外;因赠与得到的财产,但赠与合同指明归一方所有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夫妻共有的财产,如夫妻一方偶然中奖所得的奖金等。
婚房又分为婚前购房和婚后购房,全款和按揭,登记在一方名下和登记在双方名下。不同情况下的分割标准都会不同。婚前一方全款买房,并取得房产证;婚前一方全款买房,婚后取得的房产证;婚前有一方父母全额出资,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婚后由一方父母全款买房,房屋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婚后一方以个人财产出资全额买房。以上5种情况,一般认定为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财产分割。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