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开庭会通知家属吗

不会亲自通知家属,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庭审理前,人民法院应当进行下列工作:(一)确定审判长及合议庭组成人员;(二)开庭十日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辩护人;(三)通知当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07:07:45

不会亲自通知家属,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庭审理前,人民法院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一)确定审判长及合议庭组成人员;
(二)开庭十日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辩护人;
(三)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开庭五日以前提供证人、鉴定人名单,以及拟当庭出示的证据;申请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应当列明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
(四)开庭三日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
(五)开庭三日以前将传唤当事人的传票和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出庭的通知书送达;通知有关人员出庭,也可以采取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能够确认对方收悉的方式;对被害人人数众多的涉众型犯罪案件,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布相关文书,通知有关人员出庭;
(六)公开审理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工作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辟谣】
所有刑事案件都要拘留?
真相:不是
解析:
不是所有案件都要拘留。有些可以取保候审,也可监视居住,甚至可以直接逮捕,拘留不是必经程序。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提醒】
刑事案件的开庭程序是怎样的?
刑事案件的开庭程序为:
1、庭审准备阶段,查明当事人身份,宣布被告人涉嫌罪名;
2、法庭调查阶段;
3、举证、质证阶段;
4、法庭辩论阶段;
5、最后陈述阶段。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二十一条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