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都有哪些(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和法律依据)

解除取保候审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期限规定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因此,取保候审期限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2 02:01:11

解除取保候审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期限规定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因此,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吋,依法应当解除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