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及确定不发生效力后有怎样的后果

1、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以及确定不发生效力,意味着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不能实现,应当恢复到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或实施之前的状态。2、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以及确定不发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30 06:29:52

1、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以及确定不发生效力,意味着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不能实现,应当恢复到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或实施之前的状态。
2、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以及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包括:
(1)返还财产。这是指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民事法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相对人亦享有对已交付财产的返还请求权。
(2)折价补偿。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返还财产应当作为恢复原状的原则做法。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返还财产并不具备现实条件或者没有必要,此时应当通过折价补偿的方式来达到使财产关系恢复原状的目的。
(3)赔偿损失。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以及确定不发生效力后,一般而言都存在损失赔偿的问题。如果因无效、被撤销以及确定不发生效力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主观上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