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是什么

1、犯罪对象不同。虐待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这里所说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同一家庭中共同生活的成员,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故意伤害罪犯罪对象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05:59:53

1、犯罪对象不同。虐待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这里所说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同一家庭中共同生活的成员,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故意伤害罪犯罪对象不确定的他人的人身权益;
2、主体不同。虐待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等;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3、行为方式不同。虐待罪的行为方式要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并且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故意伤害罪的伤害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以不作为方式致人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罪的,要求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保护他人身体健康的作为义务;其义务来源应当根据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的一般原理予以确定;
4、救济途径不同。虐待罪属于刑事自诉案件,被害人要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人民法院才处理,不告诉不处理;故意伤害罪属于公诉案件,受害人受到侵害后需要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起诉、法院审判的法定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罪是指,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规定,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指,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