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刑事犯罪如何处理(法律对在校学生刑事犯罪)

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或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实施的较轻犯罪,或者被告人具有犯罪预备、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情节,依法不需要判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01:26:11

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或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实施的较轻犯罪,或者被告人具有犯罪预备、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情节,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特别是针对强奸罪、盗窃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类似在校学生频发案件类型,具有在校学生身份又很大的辩护空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谨慎应对。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 15、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或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实施的较轻犯罪,或者被告人具有犯罪预备、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情节,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对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做好善后、帮教工作或者交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争取更好的社会效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