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企业该怎么办

补签或者倒签。适用期内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首先,劳动者是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根据法律规定,单位自用工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7 22:14:25

补签或者倒签。适用期内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首先,劳动者是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根据法律规定,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职工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其次,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按照法律规定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再次,对于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劳动者你可以提出辞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风险提示:签订劳动合同,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
在劳资关系中,因为劳动者是通过付出劳动获得报酬的一方,所以很明显是弱势一方。特别是在建筑领域中,普遍存在着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而且许多劳动者只与包工头接触,直接从包工头手中领钱,其余一无所知;这样在权益受到损害需要维权的时候,就会因证据缺乏而给自己带来很大难度。
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与用人单位明确约定工资、福利、工作时间等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是对自向的保护和防范。曾多次遇到诸如不支付工资,或者不按约定支付工资的行为,但劳动者一方却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工作时间或者证据自己的工资收入,许多情况下都是靠工友证明,而仅告这种工友的证明,在法律上是很薄弱的。而且多数劳动者是在侵权的事实发生后再做事后的补救,这种补救行为很容易被用人单位一方发觉甚至防范,所以事后补救也是很难取得充分的证据的。
所以,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应当加强法律意识,事前防范胜于事后的补救,否则,在许多情况下,即使人人都知道真正的事实是什么,但是仍然会因为证据的缺失而使自己处于被动状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