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平等原则是基本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权利义务对等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以实现互利互惠的经济利益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06:22:50

平等原则是基本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权利义务对等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以实现互利互惠的经济利益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法律上,合同当事人是平等主体,没有高低、从属之分,不存在命令者与被命令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其次,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所谓对等”,是指享有权利,同时就应承担义务,而且,彼此的权利、义务是相对应的。这就要求当事人取得财产、劳动报酬或工作成果与其应当履行的相应义务大体相当,不存在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的情况。再次,合同订立双方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方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能以强迫命令、威胁利诱等手段签订合同。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维护市场秩序时,与企业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是地位平等的合同关系,但在作为合同主体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时,与企业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就可以不管企业愿意不愿意,在订立合同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企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条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