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女大学生确诊肠癌,医生提醒:4种食物是祸根,少往嘴里塞,指的什么食物?

22岁的小雪是一名大四学生,前段时间她一直腹泻,以为是吃坏肚子了,买了点止泻药就没在意。
但是没想到吃了药也不管用,反而病情更加严重了。直到上课时腹痛难忍,才被同学送到医院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9 12:15:09

22岁的小雪是一名大四学生,前段时间她一直腹泻,以为是吃坏肚子了,买了点止泻药就没在意。

但是没想到吃了药也不管用,反而病情更加严重了。直到上课时腹痛难忍,才被同学送到医院检查。

结果显示,肠道有肿物,去除做了病理,确诊肠癌,已经到了中期。

小雪一下子瘫坐在地,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癌症呢?

医生了解情况后得知,小雪是典型的\"肉食动物\",不爱青菜却独爱吃肉,而且口味较重,麻辣烫、炸鸡、烤肉等,几乎每天都吃。

医生摇头道:这些食物再美味,也不能天天吃啊。

4种食物是诱发肠道癌变的\"祸根\",少往嘴里塞。

食物1:麻辣食物

常见的麻辣食物有麻辣烫、火锅、各种多辣食物等。

这类食物虽然口味独特能激发食欲,但是也会增加肠道癌变的可能。

一方面,食物中添加的各种添加剂、香料等,会加重肠道的分解负担,有一定的致癌性。

另一方面,食物含油量较高,辣椒、麻椒等会刺激肠道引发炎症。增加肠道癌变的几率。

食物2: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特别是肉类经过油炸后,蛋白质及氨基酸会发生热解,分离出一种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叫杂环胺。这种物质,可导致肠癌的发生。

而且,市面上的油炸食品使用油大多经过多次使用,会分解出来大量致癌物,危害身体健康。

食物3:烧烤

夏天,烧烤和啤酒是绝配。

但是烧烤食物经过明火高温烤制,就很容易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

如果经常食用,不仅容易导致肠癌,还易导致肝癌、食管癌。

烧烤虽美味,偶尔解解馋即可,切勿贪吃。

食物4:加工肉类

加工肉类如:培根、腊肠等,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进入人体后和胺类物质结合形成亚硝酸铵,有很强的致癌性。

而每日食用50克以上的加工肉制品,会增加18%的结直肠癌风险。

肠癌来临前,一般会出现\"3多、2痛\",莫忽视

1、腹泻多,排便次数变多,出现腹泻,甚至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2、臭屁多,频繁放屁,且味道恶臭,此时,要提高警惕。

3、消瘦得多,在短期内,体重下降的厉害,一个月减重10公斤以上。

4、腹痛,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

5、肛痛,接近肛门的直肠,发生癌变,就很可能表现出肛痛。

提醒:保护肠道,坚持\"一补、一动、一查\",预防癌变。

一补:补充微量元素

癌细胞可无限增殖,是癌症让人恐惧的根本原因。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

这种酶就像癌细胞的“超生许可证”,使其能够躲避免疫系统,无限增殖壮大,最终让肠部患癌。除此之外,癌细胞还会“转移”到其它器官。就好比薄荷草,种1颗,长百颗。

而金雀黄酮,可以抑制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从而使肠癌细胞增殖速度减缓。

2015年美国营养学会指出,金雀黄酮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且能够阻止癌细胞转移。

成年人推荐金雀黄酮每日摄取量60微克,最高可摄入300微克。

一动:增加运动量

经常运动,可以给肠道增加动力,促进肠蠕动,有益肠道的健康。

研究发现,坚持运动6周,就能改变人们的肠道细菌。

而每星期运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肠道细菌产生丁酸盐的水平就会增加。

丁酸盐,是一种抗炎酸,它与预防肠癌、减肥和增强免疫力有关。

尤其是有氧运动,更是对预防肠癌有益。慢跑、快走、游泳等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一查:定期检查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最好定期做一下体检,最大程度的减少癌变的几率。

肛肠疾病常见的检查方式有:粪便常规、肛门指检、各种肠镜检查,B超等。

其中我们最熟悉,也最有效的检查就是肠镜检查。

很多人会恐惧肠镜检查,其实现在也有无痛的肠镜检查,病人可在\"睡着\"的状态下做检查。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