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这个说法,是没有确切证据的风闻。至于有人解释这幅画因为用了矿物质颜料、珍贵等原因而封存,只是一般性原因。千里江山图创作时间应在1112一1113年间,距今900年,这是一幅青
千里江山图创作时间应在1112一1113年间,距今900年,这是一幅青绿山水画,石青石绿矿物质颜料用得很重,时间久了矿物质颜料易脱落,所以不宜常开常卷,再装裱也十分困难,故开展一次很不容易,能有机会看到就很幸运了,实际上这样展示,大量观众涌入只能走马观花无法细看,真正想认真看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记得上海世博会上看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图排队走动中看,仅能看几分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幅画当初没有署名,也无画名,当时是很正常的,画的隔水有蔡京题跋,从题跋中能知道希孟这名字和简单经历,历史上有关这个画家的全部资料也就是这题跋上写的这点文字,到清初收藏家梁某将画家题为王希孟,也不知他从那里知道画家姓王,至于\"千里江山图\"名称是乾隆年间《石渠宝笈》里首次出现,而早前收藏者称其\"青绿山水图\",青绿山水画法很早就有了,最早称设色或着色山水,北宋时有了金碧山水一詞,元代开始才有青绿山水的提法,现这幅画色彩明亮鲜艷,专家认为是明朝时在原色上又敷了石青石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