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男人不一样,女人常常会受到一个麻烦的亲戚影响,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她这个麻烦的亲戚会过来串门,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生理现象,不过人们也给她们这个亲戚取了一个外号,那就是大姨
女子月经来潮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就是这个生理现象,却在中国有五花八门的别称,如月事、好事、大姨妈、见红、倒霉,等等。这其中,大姨妈恐怕是流传最广的说法了。
关于“大姨妈”的说法,作者也是交了女朋友以后才知道,也特别讨厌女朋友说起这三个字,可是“大姨妈”就如同幽灵,每月拜访,把作者拒之门外,实在是令人深恶痛绝。
为什么把月经叫做大姨妈,有以下三种说法。
1,古代记载说
据说汉朝有一个叫佳的女孩,自幼父母双亡,由姨娘抚养长大,16岁时初长成,上门提亲越来越多,但女孩早已芳心暗许,爱上李郎,两情相悦下,竟在家中私会。
情浓至深,正要云雨时,忽闻脚步声至,女孩惊叫:姨娘至。李郎急速掩藏,未成好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洞房之夜,李郎宽衣拔蜡,欲行云雨,无奈女孩佳恰逢月事,两腮羞红曰:姨妈至。李郎解衣视之,扫兴,不得已停房事。此后,每逢例假时,皆称:姨妈至。
2,谐音说
话说一日,一女孩初来月经,忽见下身落红一片,惊讶万分,惊呼道:“咦!妈!快来!”以后遂成“大姨妈”之由来,此例与“咦,大梨!”(意大利)、“噢,大梨呀”(澳大利亚)有异曲同工之妙,纯属段子,不足为凭。
3,日语翻译说
据说中国古代没有“大姨妈”的说法,日本女孩在月经来潮时,习惯用日语说“我回来了”,意指讨厌的事又来了,音译成汉语就叫“他大姨妈”,后来传至中国,逐渐把月事称为大姨妈。
无论哪种说法,作者认为都是附会之说,“大姨妈”的真正渊源或许是因为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堪男性求欢,用于发牢骚的应付之语,后来被广大女性采用,成为全国女性的通用语言。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